当前位置: 焊接设备 >> 焊接设备市场 >>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全自动焊接技术能
李媛袁莲编辑
华南完成一个直径毫米、厚度27.5毫米的管道焊缝仅需1小时,并且创造了连续道焊口一次焊接合格率%的最高纪录,刘艳龙说,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之前采用半自动焊,需要四五个小时,手工焊需要的时间还要翻倍,一次焊接合格率也难以保证。”刘艳龙在中俄东线中段一标施工现场(李媛/摄)从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简称“中俄东线”)开始,在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油(新疆)工程油建分公司(简称“新疆油建”)刘艳龙等人努力下,传统焊接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中俄东线是中国四大油气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目前口径最大、压力最高的长距离智能天然气输送管道,起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在中国境内北起黑河、南至上海,途经9个省区市,全长公里。中俄东线的建设,对优化中国能源结构,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正是在这里,“管圈”里名不见经传的刘艳龙大显身手——成功破解全自动焊接技术难题,让国产全自动焊机声名鹊起;成功攻克变壁厚全自动焊接工艺,并在全线推广应用。结合实际的“焊接参数”年,刚满17岁的刘艳龙,听说舅舅所在的新疆油建招收电焊工,便从老家鲁西南跑到大西北,当了电焊工。这些年,他先后参与了西气东输、中缅管道、中俄东线等国家级重点工程建设,在电焊这个艰苦岗位上,干出了一片新天地。年,刘艳龙加入新疆油建全自动机组团队,学习使用新的焊接设备M。他总是紧紧跟在厂家培训人员后面,不懂就问,问完就干,凭着一股子钻劲,成为新疆油建第一个能熟练操作M的焊工。年7月,中俄东线开始启动,刘艳龙第一次接触到国产全自动焊机。在此前的西气东输等工程中,他们一直用的是美国CRC全自动焊机。刘艳龙说:“CRC焊机焊接合格率始终不高,但人家的机器人家说了算,参数必须执行他们定的标准,不让我们动。”在中俄东线试验段,新疆油建上了两套全自动焊机,一套是CRC焊机,一套是国产焊机。由于CRC焊机合格率还是上不去,领导决定,马上转攻国产焊机。刘艳龙临危受命。调参数、焊接、检测;再调参数、再焊接、再检测……为了得到准确的数据,他买来检测专业书籍,从读懂AUT检测扫查图和RT检测底片学起,潜心钻研,破解国产全自动焊机参数密码。年11月,刘艳龙和机组成员以百口磨合第一名的成绩完成试验段施工任务,新疆油建也因此顺利承揽到中俄东线北段第九标段。“我们第一个完成焊接工艺评定,为国产全自动焊机成功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刘艳龙说。在国产焊机实际应用中,刘艳龙发现:电弧很难调到理想状态,他把问题反映给厂家并提出改进建议,厂家很快升级了焊接程序,问题得到解决,焊机销量也大大提高了。焊接参数设置是保证全自动焊接质量和焊接速度的关键。刘艳龙说:“管道材质、焊接设备、施工地形都不一样,每个项目、每个机组都要结合现场实际,制定出最佳焊接参数方案。”在中俄东线各参建队伍中,新疆油建工程质量与施工进度始终名列前茅。由新疆油建参与建设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北段(黑河-长岭),被评为-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金奖”。鉴于刘艳龙在全自动焊接质量提升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业主在国优纪念杯上,端端正正写上了刘艳龙等人的名字。提前预约的“管道医生”如今,刘艳龙已经从一名机组长成长为新疆油建管道事业部施工处副处长,为更多管道项目建设把脉问诊。年至今,他来回穿梭在新疆油建中俄东线中段(长岭-永清)及南段(永清-上海)8个项目、蒙西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西气东输三线中段、福建天然气管道LNG联络线等多个管道建设项目现场,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也成为名副其实的“管道医生”。中俄东线中段第六标段建设地形复杂多变,大口径管道施工难度陡增。刘艳龙对标国内最先进的焊接技术和最高标准规范,组织机组全体员工认真学习焊接工艺、规范及项目规章制度,该标段焊接合格率达到98.02%,勇夺中俄东线中段全线质量冠军。今年2月,刘艳龙原本准备到福建天然气管道LNG联络线解决焊工培训、机组组建、参数调整等问题,西气东输三线中段总工程师杨俊明打来电话,让他抓紧过去看一下。原来,由于疫情,进口焊丝无法按期到货,用国产焊丝替代,参数又调不出来,眼看库存就要没了,所以着急让刘艳龙过去看看。刘艳龙赶到现场,用了一天时间把焊接参数调整好。机组长刘会杰深有感触地说,刘艳龙是我们的“香饽饽”,想要找他还得预约呢!正是这个机组,创造了连续道焊口一次焊接合格率%的纪录。这几年,不断有设备厂家和其他兄弟单位的人提出要“挖”刘艳龙,并且对他说:工资是现在的四五倍,房子、职务都可以谈,但刘艳龙不为所动。他说:“以前我们是小单位,出去干工程,别人看不起,现在得到大家认可了,我为啥还要走呢?那种归属感荣誉感、勇争第一的劲头、扬眉吐气的感觉,别的地方肯定给不了我。我的技术是企业给的,企业对我的培养,我对企业的感情,无法用金钱衡量。”百花齐放的接续传承“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刘艳龙说:“我所取得的成绩是领导和同事支持帮助的结果。我应该把自己掌握的技术交给更多的人。”刘艳龙按照新员工的特点,制定了“老带新、一对一”培训方案,即一名“老焊工”带领一个新焊工,负责一道焊接程序。他穿梭在各个施工机组,从焊接控制遥控板到焊接机头,从摆宽幅度到送丝速度,从电弧状态到熔池形态,不厌其烦地进行讲解和演示,为新焊工面对面、手把手传道授业解惑,至今已累计为企业培养全自动焊接技能人才近人。中俄东线全自动焊接机组从1个变成16个,电焊班长都是刘艳龙一手带出来。他说:“下一步,要把有潜力的优秀焊工培养成电焊班长,把电焊班长培养成更加全面的技术能手,让他们遇到问题自己就能解决,少给我打几个电话。”今年3月30日,由新疆油建承建的西气东输三线中段项目在业主年度第一季度综合绩效考核中位居第一,领跑15家承包商。其中,主线路道口,一次焊接合格率达99.26%,刷新新疆油建国内大口径管道焊接合格率纪录,并且提前94天完成主线路焊接任务,创造了最快施工速度。中油(新疆)石油工程执行董事、党委书记谭振海多次说,我们在中俄东线、西气东输三线中段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刘艳龙团队在施工中攻克的技术难关和形成的宝贵经验。如今,刘艳龙是两个儿子的父亲,老大12岁,老二还不到4岁,生活幸福而知足。他只是遗憾常年在外奔波,陪伴两个孩子的时间太少了。“好在老大非常懂事,好多事还会劝我媳妇,一点儿也不像那么大孩子该想、该做的”。即将40岁的刘艳龙没有因为这些遗憾和心疼“不惑”,而是始终铭记初心:“从干电焊的那一天起,我就要求自己不断提高焊接水平。”[本文刊于《中华儿女》杂志年第5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6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