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设备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lff/130708/4206048.html

(报告出品方/作者:中泰证券,冯胜、张豪杰)

1、深耕汽车金属零部件制造,打造国内汽车冲压件领域龙头

1.1、发展历程:公司已发展成为我国汽车冲压件龙头

深耕汽车零部件领域,业务布局持续完善。公司成立于年,经历了两次大变革。-年公司主要业务为量具木盒加工,年进行跨行业调整产品结构,由木制加工跨行业向机械制造转型,年公司抢抓汽车国产化发展机遇,挤进汽车零部件定点配套行列,成功实施上海大众桑塔纳发动机机油标尺导管总成开发,确立了汽配制造主业,为各类汽车设计、开发和配套生产国产化冲压件、金属管件。年,公司在上交所成功上市。年8月,公司出资兼并江苏恒义,快速进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公司轿车总成件市场为新能源汽车电池箱配套,领先同行加快实现新能源产业转型。年3月,公司出资受让并增资控股深圳云图,快速取得了TPMS(汽车胎压监测系统)业务所需的全部核心技术专利及软件著作权,为公司实现产业转型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实施“总部经济”发展战略,全面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年起实施“总部经济”发展战略,先后在长春、广州、武汉、海宁、盐城、成都、惠州、青岛、天津、长沙、宜昌、杭州和国家级经济开发区靖江城北园区等设立分公司,实现与各主机厂“近距离”生产配套服务。公司做精做强主业,全面实施“智能化”制造,实现单一轿车零部件向总件和模块化供货转型,促进企业提质扩产,在各分公司设立了机器人自动冲压生产线和柔性机器人焊接等智能化生产线,由机器取代人工,确保最大化生产效率,实现由“量的提升”转变为“质的跨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同步开发能力突出。公司现已形成“发动机金属管类件、轿车纵横梁、轿车轮罩、轿车立柱、隔热板”等系列轿车总成件;设立了省级院士工作站、“模具CAD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达分中心”和“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围绕轿车“高强度、轻量化”实施“新能源、新工艺、新材料”项目开发,形成自主核心技术,达到与轿车整车厂同步开发、设计和模块化供货能力。

公司已成为头部车企一级供应商,拥有优质和丰富的客户群体。公司是德、美、法、日、韩、意大利等国际轿车品牌及国内轿车自主品牌A级定点配套供应商。目前已与国内主要的汽车整车厂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产品同时供应海斯坦普等全球性汽车专业部件商在国内的工厂。公司主要客户东风本田、广州本田、上汽大众、上汽荣威、上汽通用、一汽大众、武汉本田、广汽丰田、东风日产、广汽集团、北汽集团、奇瑞汽车、东风悦达起亚、吉利汽车、长安汽车、中国重汽、特斯拉等整车企业。

1.2、主营业务:冲压、焊接件占据主导,新能源业务放量可期

公司产品广泛覆盖乘用车车身冲压件、管类件等多个传统汽车零部件细分领域,同时借助收购切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及汽车电子业务领域。公司主要产品为乘用车车身冲压件、管类件,同时从事乘用车车身冲压件模具的研发、制造。车身冲压件产品可进一步分为总成冲压件和单品冲压件(非总成件);其中,总成冲压件由数个单品冲压件通过总成工序构成,并能够模块化供货或独立实现某一特定功能,而单品冲压件的生产工艺则不包括总成工序。年公司通过收购江苏恒义快速切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新增了电池箱下托盘总成、电机壳、电驱总成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年初通过收购深圳市云图电装系统有限公司进入汽车胎压监测系统、汽车爆胎监测与安全控制系统、电动尾门等汽车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

收入结构方面:公司主营收入主要来自于汽车零部件、模具销售和其他主营业务,年占比分别为92.49%/3.68%/3.83%。年,公司实现营收41.34亿元,其中汽车零部件收入为38.23亿元,毛利率为13.96%;模具销售收入为1.52亿元,毛利率为26.66%。(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1.3、财务分析:经营业绩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公司经营业绩快速增长可期。-年,公司营收从23.69增长至41.78亿元;年,公司营收为41.34亿元,受疫情影响小幅下降。公司归母净利润波动较大,从年的2.57亿元下降至年的2.29亿元。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92亿元,同比增长45.70%;实现归母净利润1.70亿元,同比增长.91%。自年下半年以来,公司营收呈现较快增长态势。

经历-年盈利下滑,业绩逐步开启新一轮增长。-年,由于上游的原材料钢材涨价导致公司生产成本大幅增加,下游汽车行业景气度下滑,汽车产销量呈现负增长;同时公司逆势扩产,在靖江、海宁、成都等地建设配套整车厂,产能利用率不及预期,导致公司主营产品的毛利率下降较大;公司业绩承压。

在此期间,公司通过拓展新客户、加大新产品研发、增加自动化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等措施,拉动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加;并通过持续投入研发提升产能以及技术革新,一定程度上降本增效。自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及芯片供不应求的冲击,汽车市场竞争激烈,部分主机厂产量下降。年受较长的停产时间影响,全年营收仍呈现下降;自年下半年以来,公司积极复工复产提升产能,内部管控有效,净利润出现快速上涨。随着下游汽车行业景气度回暖以及公司产能逐步释放,公司业绩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期间费用支出较为稳定,内部管控成效显著。-年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均有小幅上涨,财务费用率下降;销售费用率提升主要系运输和仓储费用增加,管理费用则主要系折旧摊销费用增加。年上半年,公司期间费用率均有所下降,其中销售费用率为0.71%,同比下降3.42pct;管理费用率为2.74%,同比下降0.81pct;财务费用率为-0.20%,同比下降0.02pct;主要是因为内部费用进行有效管控,包括原材料采购,制定管理策略、经济生产管理策略、出差费用等相关费用。

持续降本增效,净利率水平不断提升。-年公司毛利率下降至16.11%,主要受上下游影响,降本压力传导至零部件厂商,公司毛利率承压。年触底反弹,毛利率有所提升,达16.75%,同比提升0.64pct;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18.47%,同比下降1.38pct,销售净利率为8.30%,同比增长3.04pct;通过公司有效内控降本及调整策略,净利率水平不断提升。

公司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基本稳定。近年来,公司存货周转率呈现出逐步上涨的态势,应收账款周转率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年,公司存货周转率为3.5次,同比增加0.1次;应收账款周转率为5.0次,同比下降0.6次。年上半年,公司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6/2.8次,同比增加0.4/0.6次。

公司现金流情况较好。近年来,公司现金流情况持续为正。-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从2.46亿元上升到5.45亿元。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2.66亿元,同比上升71.07%。

资产负债率相对稳定。公司资产负债率从年末的51.23%下降至年上半年末的41.72%,但仍处于较高水平;主要是因为近年来公司业务保持较快增长,产销规模迅速扩大,公司对流动资金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年上半年末,公司有息负债为.45万元,相对较低。

1.4、股权结构:公司股权较为集中,股权结构稳定

公司股权集中度较高。截至年8月27日,公司第一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董事长陈竞宏先生。陈竞宏先生直接持有公司55.09%的股权。总经理葛江宏先生持股6.99%,为陈竞宏先生的女婿,为一致行动人,公司股权较为集中。公司旗下共有15家子公司,其中12家为全资子公司,分布于长春、广州、武汉等汽车工业城市;江苏恒义为年收购,持股51%;深圳云图年收购,持股75%。

2、汽车零部件市场稳健发展,头部企业优势突出

2.1、汽车行业景气度维持高位,新能源汽车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乘用车销量规模降幅收窄,受芯片供应不足产销同比出现下降。国内汽车市场经历了十年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已达到两亿多辆,乘用车需求量也逐渐趋于饱和状态,自年开始“遇冷”后,消费主力减少,以及近年来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完善、高铁线路网的扩散、城市限行等影响从而造成了汽车销量低迷的状态。年以来,购臵税优惠减免造成产量及销量增长乏力。

年,中国乘用车市场首次出现产销双双负增长。年,下降势头进一步加快。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产销数据显示,年,中国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6/.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6.1%/6.6%,下降幅度较上年收窄。年1-9月,我国乘用车产量为.7万辆,同比增长11.2%。目前汽车行业受芯片短缺影响依然较为明显,一定程度影响了汽车企业产销量。9月份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7/.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3.9%/16.5%。

新能源汽车行业正迅猛发展,产销量不断创新高。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在过去几年内经历了飞速的发展,正在从萌芽期向成长期迈进。根据中国汽车协会的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从的33万辆增长至年的万辆。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整体呈先抑后扬的态势。年上半年受到新能源补贴政策的调整和疫情双重影响,车企盈利能力面临持续挑战。不过市场从年下半年开始强势反弹,全年产销分别完成.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5%/9.7%。

年1-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7万辆,同比增长.5%/.3%。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5.3/35.7万辆,同比均增长1.5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各个环节逐步成熟,丰富和多元化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不断满足市场需求,使用环境也在逐步优化和改进,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认可。

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为零部件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新技术革命和布局调整的重大转折时期,“十四五”是我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汽车产业将进入平稳增长期。汽车轻量化和电动化仍是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电动化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给行业带来新的机遇,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需求增长,给提前布局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带来机会,同时也会带动模具和冲压设备市场需求的提升。轻量化材料、产品结构和轻量化工艺将得到进一步发展;而汽车消费需求升级和差异化也将成为企业主要的增长点。

2.2、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持续提升,细分领域众多

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接近5万亿元。随着中国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以及汽车零部件市场的扩大,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增长速度整体高于我国整车行业。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我国汽车零部件的销售收入从年3.46万亿元增长至年的4.57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是7.2%,预计年我国汽车零部件销售收入达4.9万亿元。而由于芯片紧缺,全球汽车产量都在下滑,为整车厂提供配套服务的零部件需求有所减少,但是新能源车和维修售后市场需求依然旺盛。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年1-8月中国汽车零配件进口额达.86亿美元,同比增长45.9%;出口额达.88亿美元,同比增长30.2%。

传统汽车零部件概况:一辆汽车由约两万个零部件组成,而这些零部件按不同的功能及搭配又可分为几大系统。传统的汽车零部件按按整车结构可以基本分为四大系统——发动机系统、底盘系统、车身件、电子器件;按功能结构及系统模块分类也可细分为七大系统,即车身与内饰、传动与控制、电器仪表照明、发动机零部件、电子电气、悬挂与制动、娱乐信息等。这些系统中每个大系统又可分为几个小系统,每个小系统中又包含诸多具体的单个零部件。

传统冲压件行业特征:产品非标定制、开发周期较长,批量后合作关系长期稳定。汽车冲压件随着车型、发动机型号的变化而变化,且一旦车身中相关部件的位臵变化和接口尺寸发生变化,就会导致汽车冲压件相应的变化。因此,汽车冲压件产品的开发周期都比较长,一般都是跟随整车的项目开发而同步进行的,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存在更改、变动的可能,且验证周期较长,需要进行实验室验证、路试验证、一定数量的装车验证等,最终进入批量阶段。产品开发时间在一年到两年之间,开发周期较长。一旦汽车冲压件产品开发成功并批量生产后,产品就进入了相对的稳定期,生命周期跟随汽车的生命周期及市场供求变化而变化。生命周期一般在4-5年,随后停产或进行车型改款。车型开始生产至停产后10—15年内还存在汽车的售后维修期,存在一定的备品备件需求。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与传统汽车的关键区别在于“三电”,即电机、电池与电控。其中电池总体结构可分为动力电池模块、结构系统、电气系统、热管理系统、BMS等。电池模块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组成部分,而结构系统即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它是电池系统的骨架,可为其它系统起到抗冲击、抗震动及保护作用。

2.3、汽车冲压件市场竞争格局优化,头部企业优势明显

冲压件市场分散,头部企业规模优势明显,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汽车冲压件种类繁多、市场空间较大,但是市场相对分散。根据中国锻压协会统计,国内汽车冲压及焊接件生产企业数量已经超过1.5万家。市场集中度较低主要是因为该行业进入门槛和技术难度较低,而且部分车企培育了较多的供应商,导致行业内存在大量竞争力较弱的中小厂商。

头部厂商凭借合理完善的产能布局可以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和提高供货效率,存在一定的规模优势;随着车企发布新车型,有望扩大与头部厂商的合作份额,部分供应能力较差的中小厂商份额将逐步缩减。未来汽车零部件行业也有望加快并购重组的步伐,整合和扩展产业链等路径提升集中度。下游车企激烈竞争将常态化,来自于下游的成本压力将加剧冲压件领域马太效应。在此过程中,更具成本及技术优势的规模化冲压件企业也有望加速提升其市场占有率。

海内外竞争格局:目前,全球汽车零部件市场供应体系已形成了多层次的供应商体系和多层次竞争格局。国际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如博世、大陆、电装、麦格纳、采埃孚等基本集中在北美、欧洲及日本。这些企业规模大、技术力量雄厚、资本实力充足,引导世界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方向。从国内的市场格局来看,主要分为三类企业:第一类为以华达科技、联明股份、常青股份等为代表的国内大型民营冲压件生产企业,其已形成一定规模,具有自主模具设计制造能力和成本竞争力;第二类为国外汽车巨头在国内的合资企业,其下游需求稳定,生产技术较为先进;第三类为数量众多的中小型冲压件厂商,其研发能力、生产技术等较弱,模具开发能力不足,效益低下。

电池托盘行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零部件企业有望占据更多市场份额。电池托盘作为重资产制造业,车企未来大规模自配经济性较低,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的逐步提升,电池托盘将逐步由第三方零部件厂商供应。从供给端来看,由于电池托盘尚处于发展早期阶段,中外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部分中国企业在技术、产品和市场方面甚至已经全部同步或优于欧美企业;中国企业有望走向全球,国内生产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的企业可分为:第一类是具备电池托盘生产能力的整车企业,如比亚迪等;第二类是给车企配套电池托盘产品的独立第三方零部件厂商,包括华域汽车、凌云股份、华达科技、拓普集团等;第三类是给动力电池企业配套电池托盘产品的第三方企业,如广州大库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3、立足传统冲压件业务,开拓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版图

3.1、掌握核心工艺技术,同步开发能力优势突出

冲压焊接领域核心工艺技术优势突出。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研发,公司在自动化冲压模具的设计与研究、螺母板成形模具与工艺优化、冲压过程CAD仿真技术及优化技术研究、高强度冲压件应用开发及冷冲压模具成型工艺研发、多工位级进模具研发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积累了一批在乘用车冲压及焊接总成件行业的核心工艺技术。公司着力于零部件加工模具的自主开发,公司现为国家模具CAD工程研究中心分中心,公司吸收和掌握了乘用车冲压零部件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并且在传统冲压件零部件加工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性开发,拥有了高精度、高强度的自动化冲压模具设计、级进模设计、高强钢与超高强钢的热冲压模具与工艺研究、螺母板成形模具与工艺优化等一大批自主研发的模具核心技术,这些技术的充分运用,对提高公司产品质量水平和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作用显著。

同步设计开发优势明显。随着汽车消费市场需求向多元化、个性化、时尚化的演变,每一新车型的市场生命周期正呈现出快速缩短的发展趋势,对整车厂商新车型的设计研发时效性提出更高要求。为应对消费市场快速多变的需求,基于系统模块设计与整体解决方案的同步开发模式应运而生,并迅速成为全球汽车工业的主流发展方向。公司根据外部市场变化趋势和企业内在发展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开发新产品,将客户需求快速准确的融入产品开发规划,并不断加强对核心技术的研究工作。公司拥有一支开发经验丰富的研发设计团队,在发动机整车隔热件、乘用车支架、乘用车纵横梁、乘用车立柱等多个系列产品具备较强的自主研发和设计能力。从概念设计、三维建模、数字化样件匹配及快速成型,到工装、模具、检具设计及制造等诸多流程,公司可实现与客户的同步设计开发,处于零部件开发供应商第一梯队。

公司拥有先进的产品试验检测能力。公司拥有多年的汽车零部件专业开发和生产经验,成熟可靠的成品检验手段和检测方法帮助公司可为客户及时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公司现已能够按照德系、美系、日系、韩系、自主品牌等不同整车厂的标准,对公司产品进行试验检测,并能承担冲压及焊接零部件产品从研发到生产全过程的精密测量和产品性能试验。

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运营管理效率不断增强。年,公司通过产品技术革新、加强内控管理,信息化实施得到全面提升,U9ERP、MES系统全部正常上线运行达到精准管控预定效果,大幅度降低了运营成本。从供应商开发、原材料采购、生产现场管理、库存管理到产品交付、客户使用信息反馈等全方位进行全过程的精确控制,确保公司高效运营。公司长期推行生产现场6S管理;公司积极提高生产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功能,降低单位人工成本,提高生产人员的工作效率,逐步实施对现有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改造和升级,较好地控制了生产成本,为公司的长期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积极引进自动化生产线,提高智能制造水平。根据公司公告,在冲压系列方面,公司拥有级进模自动生产线5条、连续模自动生产线3条、总成件生产线5条、原材料开屏线1条;管件系列方面,公司拥有三维数字管成型生产线1条、管端成型生产线1条、钎焊生产线3条;焊接系列方面,公司拥有柔性机器人焊接线5条、固定凸台电阻焊3条、悬挂焊3条;电泳系列方面,公司拥有电泳自动生产线1条;模具系列方面,公司拥有机加工线1条、试模生产线1条。

3.2、客户资源优质,产业配套逐步完善

公司目前已与国内主要的汽车整车厂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现为国内知名汽车整车商、发动机厂的零部件一级供应商,产品同时供应海斯坦普等全球性汽车专业部件商在国内的工厂。主要客户有上汽大众、一汽大众、东风本田、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悦达起亚、东风裕隆、东风日产、广汽本田、广汽三菱、广汽丰田、广汽丰田发动机、广汽乘用车、上汽集团、北汽集团、奇瑞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海斯坦普、伟巴斯特、小鹏、特斯拉等。客户资源是公司在研发能力和产品获得客户认可、配套供应能力发展进步的基础上,逐步积累形成的。汽车零部件行业具有行业进入壁垒,供应商只有经过整车厂评审认证后,在不断的合作中,才能得到整车厂信任和依赖。因此优质和丰富的客户群体,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

近年来公司分别获得一汽-大众“A级供应商”、“优秀国产化奖”、“A级模具供应商”;上汽通用“服务优异奖”、“精益生产突出改进奖”、“绿色供应链持续改进奖”;东风本田“优秀供应商”、“生产供应特别保障奖”、“突出贡献供应商”、“品质优秀供应商”;广汽丰田“品质协力奖”、“原价协力奖”;广汽乘用车“优秀合作奖”等客户奖项。

公司为客户提供的仓储物流、产品开发等服务支持。为顺应整车厂商对于配套供应商技术支持、项目开发和产品仓储及物流要求的提升,公司先后在主要客户所在地区设立全资子公司或办事处,派驻业务人员和技术支持人员,专门负责各区域的市场营销,并为该区域的客户提供技术支持、项目开发和产品物流配送等服务。

发展“总部经济”形成产业配套,积极推进分部基地建设。为实现与客户的近距离对接,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运输成本,提高公司产品竞争力,公司采取紧贴汽车产业集群的战略,先后在广州、长春、武汉、海宁、盐城、成都、惠州、青岛、天津、萧山等设立十多个分公司,产品直接配套长三角、东北、珠三角、中部、西南汽车产业集群,并可辐射京津汽车产业集群,实现与各主机厂“近距离”生产配套服务。公司实施“总部经济”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分部基地建设,缓解产能不足,完善产业布局,同时公司靖江总部不断完善管理运行模式,提高信息化水平,将总部资源集中“研发、资本运作、战略定位、信息化”等关键环节,最大限度地发挥总部和各分部的优势资源,形成产业配套和优势互补。(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3.3、收购江苏恒义,新能源业务有望迎来爆发

收购江苏恒义51%股权,进军新能源领域。年公司收购江苏恒义51%的股权,快速进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新增了电池托盘总成、电机壳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其中重点打造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总成。绑定上汽自主、宁德时代、小鹏等知名车企,与新申铝业合资生产铝型材,打造产业链一体化,有望成为电池托盘龙头。

产线布局进一步完善,江苏恒义发展可期。动力电池系统壳体作为新能源动力系统带来的新部件,为汽车零部件行业带来了新的市场增量,其市场规模也获得快速提升。江苏恒义主要负责动力电池系统壳体生产与加工,公司凭借冲压焊接技术优势和总成零件生产管理能力、铝合金压铸件、铝合金型材等零部件等基础工艺技术优势积极布局电池壳业务领域。公司秉承“走出去,贴近市场”原则,分别在江苏溧阳、福建宁德、广东广州、四川成都布局产线,生产线布局完成将进一步提升子公司产能,满足公司未来开发“替代产品”和市场拓展的需要。江苏恒义通过价值产业链覆盖,形成上游开拓型材挤出能力,下游开通系统集成能力,未来快速成长可期。

根据公司公告,年上半年,江苏恒义实现营收2.9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5万元,经营业绩保持快速增长。伴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快速增长以及江苏恒义产能的持续提升,我们认为江苏恒义未来经营业绩有望持续高增长。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412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