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设备

凯伦股份2018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发布时间:2023/7/26 14:43:00   

凯伦股份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概述   年度,公司立足整体战略发展规划,稳步、有序、高效推进各项工作。围绕年度经营计划,加快开拓市场,加强科研创新,积极寻求发展的机会,实现了业务规模、营业收入、经营业绩同比较快增长。   (一)、主要经营情况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78万元,同比增加57.09%;营业总成本55,.44万元,同比增加60.62%;实现营业利润7,.83万元,同比增加45.17%,利润总额7,.26万元,同比增加42.8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8万元,同比增加46.07%。报告期末总资产为90,.68万元,较期初增长36.6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43,.23万元,较期初增长13.44%。   (二)、市场拓展、优化产品体系和客户结构的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完善营销体系,加快营销人员梯队建设和人才培养;渠道建设方面,继续加大经销商开发力度,加快向市、县级市场的渗透;战略集采方面,聚焦百强地产商,充分利用公司上市的契机,加快百强地产战略集采业务的开拓,并收到显著成效。产品创新能力是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报告期内,根据公司战略发展要求,一方面持续优化产品配方,降本增效;另一方面,推出自粘TPO卷材、无烟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等新产品,为公司持续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随着公司战略集采业务的拓展,大型地产公司的集采业务在公司销售中的占比迅速提升;另一方面,外贸业务继续保持了稳健发展势头,出口国家和地区继续增加,出口产品类别也呈现多元化趋势。   (三)、科技研发,提升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的情况   研发创新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加大引进优秀研发人才的力度,着力打造和构建研发人才梯队;在成果创新方面,公司研发部门一方面通过优化配方,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本增效;在原材料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缓解了公司的成本压力;另一方面,研发部门也开发出了自粘TPO卷材、无烟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等具有较好市场前景的新产品,从而为公司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产品和技术优势公司与苏州防水研究院合作,经过大量的开创性研究以及配方优化实验,率先在国内突破了高分子自粘胶膜生产及其应   用技术难题,自行研制配方、安装设备,分别实现了MBP高分子胶、片材和最终成品的量产,在该细分市场领域取得了产品生产技术和施工应用体系的组合优势。公司生产的MBP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一经推向市场,即迅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成为公司增长最快的核心产品,目前不但在国内大型基建项目上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已经出口到该材料的发源地——美国,实现了中国该类产品在美国市场的零突破。公司在这一领域的技术成果也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和行业的认可,先后获得发明专利及国家住建部科技成果评估,并获得中国建筑防水行业技术进步二等奖及国家科学技术部下达的年度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   公司一方面在高分子防水材料领域确立自己的技术优势,另一方面在防水材料使用最广泛的聚氨酯防水涂料领域,公司推出的MPU白色聚氨酯防水涂料主体呈现洁白本色,可识别度高、不易被仿冒,并且更环保、易于喷涂,施工可靠度和施工工效大幅度提高,目前已经出口到巴基斯坦、台湾、泰国等国家和地区。该产品已通过了国家住建部的科技成果评估并获得科技推广证书,并获得中国建筑防水行业技术进步一等奖。   公司通过准确的市场定位,开发出了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主打产品,并确立了在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和聚氨酯涂料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未来公司将继续在这两大领域进行持续的研发投入,不断优化技术配方,提升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巩固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PVC卷材是目前欧洲和北美普遍使用的高分子防水材料,公司已经掌握了该产品的关键技术,产品的尺寸稳定性、耐候性、抗风揭能力和焊接性能等方面均已达到国际标准,并获得欧盟CE认证和英国BBA认证,产品已实现量产并出口到英国、挪威、新加坡、澳大利亚、埃及等国家。   2、品牌优势公司虽成立时间不长,但通过准确的市场定位和差异化的产品迅速打开了市场,获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并确立了自身   在高分子卷材和白色聚氨酯防水涂料细分市场领域的领先地位。公司通过高标准的厂房建设和生产装备以及环保设备投入,得到了行业协会的赞誉和同行的认可,是促进防水行业健康发展产业联盟13家发起单位之一。   在公司注册成立以来,公司的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先后获得中国建筑防水行业知名品牌、最具成长力企业、江苏省著名商标、江苏省名牌产品、质量提升示范企业等称号。随着公司产品在全国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公司首倡的融合防水理念也越来越被客户所接受。年10月26日,凯伦建材成功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成为中国建筑防水行业首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公司的行业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在产品推广过程中,下游客户、政府相关部门和各相关行业协会对公司的   3、研发优势   公司自成立之初就非常注重研发投入,投入大量资金及人力持续进行新产品研发、产品配方优化及生产工艺改进,年至年累计研发投入4,.09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比例为3.51%。截至目前,公司已取得专利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项。   公司设立了专门的研发部门,拥有多名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核心技术人员和研发人员,并且对接多家科研院所,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议定项目合作研发、技术交流、人才共同培养,强化了公司的研发优势。   4、能源、环保优势   公司秉承绿色产品、绿色生产、绿色工厂和绿色施工的绿色经营理念,以高效节能和健康环保的方式生产绿色安全的建筑防水材料。设备集合了清洁燃料、净化尾气和高效动力等特点,成为行业绿色节能生产的典范。公司通过了GB/T-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年9月,公司高分子自粘胶膜预铺湿铺防水卷材(MBP-P)应用技术获得中国建筑防水协会授予的年全国建筑行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年5月20日,公司MPU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荣获北京绿标建材产业联盟颁发的建筑涂料与胶粘剂产品VOC达标证书。年1月,公司反应型防水涂料(聚氨酯防水涂料)和水性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获得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授予的产品环保认证证书。年3月,公司获得杭州万泰认证有限公司授予的碳核查体系认证证书,旗下防水卷材和防水涂料类产品获得杭州万泰认证有限公司授予的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三、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发展趋势   1、行业格局   建筑防水材料是建筑功能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施工中,防水材料在建筑物的表面形成整体防水层,以达到防水或增强抗渗漏的能力,因此,其质量和应用效果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结构效果和使用寿命。随着世界建筑水平的提高,建筑防水日益受到建筑界的高度重视。   建筑防水材料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目前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房屋建筑的屋面、地下、外墙和室内;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桥梁、隧道;城市道路桥梁、地下管廊和地下空间等市政工程;地下铁道等交通工程;引水渠、水库、坝体、水利发电站及水处理等水利工程等。   十二五期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建筑防水材料年均增长率为11.47%,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持续增长,年均增长率13.87%。年,规模以上企业的沥青和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累计产量达到11.73亿平方米。从营收规模来看,家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在万元以上)防水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合计达到.37亿元,同比年增长14.8%。目前,建筑防水行业拥有生产企业超家,若规模以下企业收入按照50%占比计算,每年防水行业市场将超亿元。   2、发展趋势   (1)行业向高技术发展   近年来,建筑防水材料产品多样化,基本能够满足市场需求,是目前建筑防水材料技术发展的特色之一。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防水产品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萎缩,而新型防水材料的增长将超越行业的平均增长水平,其对传统产品的替代已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方向,而且这种替代有加速的趋势。   (2)企业注重管理创新、自动化生产及低碳环保   部分大型企业开始尝试全自动化生产,并取得良好效果;一些生产企业也开始对关键工艺进行了自动化监控,这些举措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减小质量波动起到重要作用。另外,行业通过研究新技术,实行低碳环保政策,为构建社会主义节约型社会发挥作用。   (3)监管升级、环保趋严及倒逼落后企业被淘汰整合一方面,随着一系列针对建筑防水材料行业的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的出台,行业资源和市场趋于加速整合,建筑防水材   料行业将面临着洗牌。监管升级、环保趋严将导致落后企业被加速淘汰和整合,行业竞争环境趋于规范化,防水行业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正在改变,大企业的优势持续显现,龙头企业集中度提升将是防水行业发展的趋势。   (4)地产行业集中度提升有利于防水行业集中度提升   防水材料约80%需求来自房地产,大型房地产商由于其具备规模、信誉等优势,属于防水材料生产商最为优质客户,对地产商客户资源的争夺是防水材料企业获取市场份额的最重要途径。年以来,地产长效机制延续,叠加金融去杠杆,中小房企受到地产调控的影响更甚,大型房地产商在资金成本等方面的优势愈发明显,地产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而大型房地产商越来越倾向采用集中或战略采购模式,一方面可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促进企业规范化经营和产品标准化进程;另一方面,建筑防水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房企品牌信誉度的高低,房地产企业的品牌控制意识越来越强,对防水材料质量控制也更加重视,因此在集中或战略采购模式下,大型防水材料生产商更容易获取订单。   (5)建筑防水材料的应用范围将越来越广泛   建筑防水材料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目前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房屋建筑的屋面、地下、外墙和室内,城市道路桥梁和地下空间等市政工程,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桥梁、隧道,地下铁道等交通工程,引水渠、水库、坝体、水利发电站及水处理等水利工程等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建筑技术的发展,建筑防水材料的应用还会向更多领域延伸。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的定位:倡导融合防水的绿色标杆企业,成为国内高分子防水卷材和白色聚氨酯防水涂料的领导品牌。   公司重在高质量的成长,在可预见的未来,牢固树立高品质和绿色生产定位,以稳健的步伐,成为行业细分产品领域的领导者。公司将避开或淡化低附加值、低质量、低识别度的品类和市场领域,聚焦自身定位,通过对公司已有的优势产品和销售领域的持续推广和延伸,不断打造和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三)年经营计划   1、加快生产基地建设,完善产业布局   公司现已建成苏州和唐山生产基地,为应对销售规模的快速增长,公司将加快推进黄岗、南充、成都邛崃三个生产基地的建设,完善产业布局,改善服务响应速度,满足华中、西南地区的市场需求。在高分子防水材料领域,公司将加快推进苏州高分子产业园项目建设,进一步巩固公司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竞争优势。   2、加快新产品开发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也是凯伦能够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年公司继续立足于白色战略,以高分子防水材料和聚氨酯防水涂料为核心,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构建更为丰富的防水产品体系。在高分子防水材料方面,进行持续的研发投入,不断优化技术配方,提升产品品质,同时,通过引进国际领先的生产装备,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在聚氨酯涂料方面,通过研发新的配方,努力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3、加强人才队伍及激励机制建设   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立一支支撑公司战略发展的优质人才队伍对公司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年,公司在健全科学有效的人才选拔和内部培养机制的同时,将在关键岗位招聘上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学习、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强化公司的高级管理人才队伍;深化公司的薪酬体系和激励体系,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吸引和保留优秀管理人才和核心技术、业务骨干;通过丰富多样的团队活动和业余生活,提升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持续的人才保障。   4、优化基础管理,提升管理效能上市后,公司发展进入快车道,公司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子公司不断增加,生产基地全国布局逐步完善,对公司内部管   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年,公司将进一步优化基础管理,提升管理效能:一是深入优化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继续完善数据分析体系,规范预算编制,把全面预算管理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提高全面预算的调控力、执行力和精益化,防范经营风险;二是继续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推进落实ORACL、OA、纷享销客等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优化工作,实现在信息化平台下的信息共享,进一步提升公司精细化管理水平;三是根据现代企业集团化管理的发展方向,健全完善母子公司集团化管控体系,梳理内部管理流程,整合内部资源,提高公司综合竞争能力。   5、完善销售网络,深耕百强地产   年,公司在完善营销网络方面将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加快省区办事处的设立,提高为客户服务的响应速度和效率;二是围绕已经建有生产基地和即将建设生产基地的区域,加大人员投入,加快经销商开发,完善营销网络的深度和广度;三是在国际业务方面,加快产品的各项国际认证,大力开拓全球市场。在集采方面,公司将深化与万科、恒大、碧桂园、荣盛、绿地、新城、福晟等大型地产商合作,积极开发以国内百强地产为目标的新客户。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市场需求波动风险   建筑防水材料主要应用于工业民用建筑、公共设施和其它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因此,建筑防水行业受房地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较大。近年来,国家对房地产行业加强宏观调控,同时叠加国家去杠杆的政策因素,基建规模和速度也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如果国家宏观调控力度进一步加大,短期内将对建筑防水行业的市场产生不利影响。从长期来看,随着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房地产业仍将持续发展。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品牌影响力、积极开拓海内外市场、强化管理和精细化运营,同时加大产品和技术创新力度,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产品质量,实现公司盈利的可持续增长,以防范宏观经济波动风险给公司带来的不利影响。   2、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生产的建筑防水产品所需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沥青、基础油、SBS、HDPE粒子、聚醚等,主要原材料属于石油化工产品,受国际原油市场的影响较大,主要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可能对公司的盈利水平产生一定影响。公司将根据原材料价格走势保证合理库存,通过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效率等方式合理控制成本,通过优化产品配方、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拓宽新应用领域等方式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保持公司持续稳定的经营效益。   3、应收账款增加的风险   随着公司销售规模的扩大,公司应收账款随之增加。同时近期由于国家去杠杆政策的影响,以及国内外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和国内产业政策的变化,导致部分客户资金紧张,随着销售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可能面临应收账款增加的风险。公司将通过积极调整销售策略、加强信用风险管控、加大应收账款回款催收力度等措施保障资产安全,降低应收账款增加的风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555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