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设备

航母拦阻索究竟有多重要要花9百万才能买到

发布时间:2025/6/10 11:00:06   
航母的战斗力主要依靠舰载机,本身只能作为一个承载平台,在执行任务时,舰载机需要在航母甲板上起飞和降落。而航母甲板长度有限,所以想要在如此有限的长度内实现降落并不容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于是人们发明了用于拦截舰载机的绳子,他能在舰载机降落时进行拦截,以此让舰载机在短距离内停下来。最初,人们是用帆布做的网来拦截舰载机。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绳子。当时人们灵机一动,决定给飞机起落架安装两个大钩子,并在跑道上横向安装22根绳子,每根绳子两头又分别拴上近五十斤沙袋。这样在飞机降落时,就能够通过钩住麻绳,拖拽着沙袋前进,从而达到减速的效果。不过由于这种方法较为原始,实际使用中并不方便,于是后来人们便又进行了改进。美国选择将绳子两端绕过滑轮,将重物吊在航母两侧的支撑塔上。通过将飞机动能转为重物势能的方法,实现飞机的减速。之后更加高级的拦阻索出现。它是将绳子两端和液压缸活塞连接,在拦阻索被飞机拉动时带动活塞运动,将液压油挤压入液压油箱中,将飞机动能转化成摩擦产生的热能,以此实现对飞机的拦截。飞机完成着陆后,液压油又会再度回到液压缸内,活塞和拦阻索也相应回归原来位置。不需要进行人工操作,第二辆舰载机又可以进行着陆了。不过,伴随舰载机的发展,机身及所携带的装备越来越重,机身速度也不断提高,对于拦阻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如今,拦阻索的材料早已不是普通的麻绳或钢索,而是各国研制的专用材料。每根拦截索在造价上更是达到了万美元,折合人民币9百万左右。那拦截索到底是采用什么材料?为什么这么贵呢?其实拦截索主要是贵在技术。目前世界上掌握了航母拦截索独立制造技术的只有四个国家。我国就是其中一个。我国也在年完成了航母拦截索的独立制造。尽管在这一方面起步较晚,但依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了解完舰载机的降落后,那大家对于舰载机起飞的方式又是否有了解呢?舰载机起飞主要分为两种方式首先便是滑跃式起飞。这种方式是让舰载机在12度左右的滑跃式甲板上起飞。目前,除美、法等少数国家外,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滑跃式起飞方式。这种起飞方式的好处是,在不起飞时,所占用的空间更小,并且,这一方式下飞机的出动速度更快,不需等待专业人员将飞机固定到锁定器上并离开后才能起飞,只需保证前方无障碍物即可开始起飞。此外,它的起飞风险更小,维护费用也更少。不过,这种起飞方式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它需要舰载机的发动机推重比更大,所耗燃料也更多。此外,甲板的颠簸也可能造成飞机起飞滑动时出现偏航问题,飞机的控制难度较大。而且因为飞机需要足够长的跑道进行加速度。这也会导致所占空间更大。而第二种方式就是弹射式起飞。伴随舰载机的重量不断加大,单纯靠推进器加速度已经达不到起飞要求了,所以起飞弹射器也应运而生。它被安装在航母的飞行甲板上。通过对舰载机施加拖动力,令飞机能够在米内加速到起飞速度。目前舰载机的弹射式起飞分为蒸汽弹射和电磁弹射两种。其中蒸汽弹射是通过高压蒸汽推动活塞,并带动弹射轨道上的滑块,将与之连接的舰载机发射出去。对于舰载机来说,想要从航母上起飞,必须有蒸汽弹射器的帮助。起飞前,舰载机的尾部会被维持器的钢圈扣到相应的固定点上,防止飞机动力启动后,飞机向前滑行。从而导致起飞距离缩短。飞机在起飞时会开足马力。同时蒸汽弹射器启动,这时飞机引擎的动力与蒸汽产生的压力叠加,令扣住钢圈断开,飞机会突然向前冲,从而能够在45米距离内,加速到千米每小时。这种起飞方式的优点是单次起飞舰载机所消耗的能量较少结构相较于电磁弹射更简单。但它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弹射装置的体积和重量更大布置结构更为复杂并且它的操作环境也不够友好,蒸汽弥漫,系统油烟泄露较多检修工作量也较大。此外,瞬间爆发的冲力也对舰载机的结构损伤较大。起飞时,舰载机需要承受较大的加速度,起飞中需要较多人员的配合。并且当蒸汽压力用完后,就需要等待一小时,才能够再次进行弹射。相比于蒸汽弹射,电磁弹射则是一种更加先进的技术。它通过电磁原理,产生电磁推力来进行工作。由于电磁驱动力正比于电流的平方,因此只需保持足够大的输入电流,就能产生足够的推力,使舰载机加速到足够大的速度。电磁弹射效率更高,相比于滑跃起飞更加节省甲板空间。相比于蒸汽弹射,它的体积则更小,构造更简单,所需要的配合人员的人数也更少。此外,电磁弹射器不会像蒸汽弹射器一样造成爆发性冲击,因此对于飞机结构的伤害更小。它在载重方面也更加优越,能够使飞机在载重上增加8%至10%的载重,有利于飞机携带更多燃油和弹药。不过,要想让30吨重的飞机能够在2.5秒内加速到千米每小时,则需要高达6.4千安的电流。正是原因导致电磁弹射器的研制难度很大。现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电磁弹射器研究的仅中、美、俄、英四国。目前,我国已有两艘航母在服役中,这两艘航母采用的是滑跃起飞技术。但将要亮相的第三艘航母则已明确表示将采用电磁弹射起飞技术,从而提高航母的远程火力投送能力。这也意味着我国的第三艘航母将直接从滑跃起飞跨越到电磁弹射。此外,我国还创新地将电磁弹射器技术应用在火箭发射上,这种应用不但降低了发射成本,也减少了环境污染。其实,除了舰载机的起降设备建造非常有难度外,航母甲板的建造也对技术有很大的考验。二战后,航母的发展走上快车道,各种航母装备不断推出。不过在航母建造中最难的一部分其实是航母甲板。二战前,航母主要采用木质甲板。当时所使用的舰载机重量相对较轻,在满载炸弹后重量也不足10吨。因此对于甲板冲击较小,使用木质甲板即可满足。不过,喷气式战机出现后,单单舰载机的重量就达到了30吨。重量的大幅增加也导致对甲板要求的提高。因此各国都将航母甲板改换为钢质结构。不过,钢结构的甲板建造并不简单。首先现代用于航母甲板建造的钢材需要特种材质。对于冶炼、冲压等过程都有着相当高的要求。现能够完全掌握钢木钢材研制的也没几个国家。其次,甲板钢材的焊接难度也相当大。对于高速起降的舰载机来说,不够平整的甲板可能带来致命的危险。因此甲板钢材的焊接中,需要保证无明显焊缝。此外,甲板表面的防滑涂料技术难度也很高。它不仅要足够防滑,还要能防腐蚀。综上所述,航母的建造,对于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有着很高的考验,需要全方位的技术支持,相信未来伴随第三艘航母的亮相,其强大的实力将更加为世人所瞩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890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