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焊接设备 >> 焊接设备资源 >>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首富66岁身家590亿元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风电市场,去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55.9GW,预计今年这一数字将达到60.8GW。行业已经诞生出金风科技、明阳智能、电气风电、运达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年6月22日,三一重能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截至7月6日,市值达到.95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这是国内第八大风电整机制造商,成立于08年,主营业务为风电机组的研发、制造与销售,风电场设计、建设、运营管理以及光伏电站运营管理等,具备2-6兆瓦陆上机组研发生产能力。过去三年公司营收从14.81亿元涨到.75亿元,净利从1.26亿元升至15.9亿元。
三一重能的前身是三一电气,隶属于三一集团,实际控制人为梁稳根。作为三一集团创始人,他的名下还有两家上市公司:三一重工(.55亿元)以及主营煤矿设备及港口机械业务的三一国际(.08亿港元),三家公司市值合计超过亿元。
上世纪50年代中期,梁稳根出生于湖南涟源一个小山村,家里的收入主要依靠编织篮子。22岁时高考恢复,他成功考入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材料学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位于七星街镇的洪源机械厂。
一个偶然的机会,已经工作三年的梁稳根看到卖羊能赚20块钱,立刻萌生了创业的想法。彼时也正值国内出现第一次下海经商浪潮,万科、联想、海尔等企业相继诞生。于是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和唐修国、毛中吾、袁金华一起摔破铁饭碗,成为个体户。
然而他们的创业之路并不顺畅,贩过羊毛,卖过酒,推销过玻璃纤维,但都以失败告终。直到有一天,梁稳根发现市面上的焊接材料供不应求,而这正好专业对口,于是东拼西凑6万元,成立了涟源茅塘焊接材料厂。历经了多次试验失败后,终于研发出铜基焊料,并赚到第一桶金元。
到了92年,材料厂已经成为涟源最大的民营企业,销售收入破亿,利润达多万。但梁稳根并不满足于此,在经过一番市场调查后,他决定涉足工程机械领域,把总部搬到长沙,并正式成立了三一集团,寓意“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
那时候,国内的混凝土设备95%都要由国外进口。梁稳根决定以此作为突破口,邀请资深液压专家易小刚担任总工程师,经过数月艰难攻关,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混凝土拖泵,并成为国内第一家泵车出口企业。03年的时候,他把业务拓展到挖掘机领域,成立了三一重机。仅仅用了六年,便成为第一家产销过万的中国挖机企业。
年,三一营收突破亿元,梁稳根以亿财富首次成为中国首富。然而受到行业下行周期影响,接下来五年间营收持续下滑,首富宝座也被宗庆后重新夺走,再往后则是互联网富豪的天下,他的排名多年徘徊在五十开外。
不过好在企业并没有停下发展脚步,每年都将5%以上的销售收入投入研发,期间还以26.5亿元收购了全球混凝土机械知名品牌德国普茨迈斯特,布局海外市场。去年三一集团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国际销售同比增长65%,创下历史新高。其挖掘机产品销量首次突破10万台大关,已连续11年蝉联国内第一、连续2年拿下全球销量冠军。此外,混凝土机械稳居全球第一品牌。
根据《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66岁的梁稳根身家亿元,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民营重工第一人”。三一还有3人上榜,分别是唐修国(亿元)、毛中吾(90亿元)以及现任三一重工董事长向文波(90亿元)。
写在最后
三一重工正面临新一轮工程机械周期大波动,去年第四季度亏损5亿元,自年以来首次出现单季度亏损。今年第一季度营收.77亿元,净利润15.90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9.76%和71.29%。
不过经历了大风大浪的梁稳根并不慌张,今年1月选择卸任三一重工董事长,要将更多精力投入到集团的未来战略转型。这其中就包括工程机器的数字化、智能化、新能源化等,至于效果如何,只能留给时间告诉我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