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设备

复工复产数据跑在前机器挑大梁金

发布时间:2023/6/2 17:36:07   

三月二十日,在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长安汽车两江基地乘用车工厂焊接车间整车线,机器人正在作业。记者张锦辉摄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强调,重庆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扭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构建市场竞争力强、可持续的现代产业体系。

欲致其高,必丰其基。

过去一年里,重庆“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努力谋划推动自身发展,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以“芯屏器核网”为代表的智能产业异军突起,全力打造“智造重镇”“智慧名城”,经济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

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市经信委统计显示,截至目前,重庆已有5.8万家工业企业复工复产,万名产业工人返岗,个工业投资新项目集中开工,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复工复产,绝大部分行业产能利用率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我们欣喜地看到,大数据智能化主线绘就的渝企复工复产图景,充分显现出重庆区域经济的韧性和内生动力。大数据智能化,已成重庆努力发挥好“三个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

智能化改造机器人在复工复产中优势尽显

截至去年底,重庆共实施个智能化改造项目,认定个数字化车间和25个智能工厂

各类汽车零部件被自动化履带传输到各个操作台,工业机器人不停挥舞“手臂”加紧作业……4月3日,重庆日报记者在长安汽车渝北工厂看到,多台机器人在生产流水线上有序忙碌着。在这里,每天有多台新车完成组装下线。

机器“挑大梁”,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线,在长安汽车的复工复产中凸显巨大优势。

“通过智能化改造,我们工厂的自动化率达到92%,员工返岗率只要在40%以上,就可以正常开工。”该工厂负责人魏芳柱说。

在小康工业集团,也能看到类似场景——在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等生产车间,多台智能机器人使关键工序实现了自动化。

事实上,虽然目前员工还没有全数返岗,但智能化生产线让小康工业的产品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均得到保障,企业自2月中旬复产以来,已收到不少汽车、发动机订单。

实施智能化改造后显现出的复产优势,在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中也有所体现。

“如果是前两年,疫情对企业的影响会更大。”鞍钢蒂森克虏伯(重庆)汽车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宝列说,过去生产线工人较多,很容易造成人员扎堆。

作为生产汽车用钢的制造企业,自2月中旬复产以来,该公司的钢材镀锌加工环节已由以前1人操作1台设备,升级为1人操作整条生产线,减轻了企业防疫压力。

在重庆电子产业“主战场”的西永微电园和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英业达、惠普、纬创、翊宝等多家智能电子终端生产企业自2月中旬以来也已相继复工。通过实施智能化改造,这些企业生产效率得到提高,特别是通过推进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减少了对人工的依赖,企业在复产后很快恢复正常运营。

大数据技术为有序复工和战“疫”提供信息化保障

年,全市企业运用大数据“上云”效果显著,“上云”比例和整合水平分别达到85.7%、50.7%,“上云”水平和信息系统整合率全国领先

用好大数据信息技术,让企业在复产的同时做好疫情防控,是重庆企业复工复产的另一亮点。

重庆恒伟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客户部员工李梅告诉重庆日报记者,她每个工作日上午8点半抵达位于渝北空港园区的公司大楼后,都会在手机上完成当天的“早课”——点击企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493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