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工匠精神是创新创业的重要精神源泉。中工云课堂作为中工科创旗下的一家专注于职业教育领域,采用线上培训,线下开展技术交流、难题攻关等于一体的职业技能教培平台。在长期的职业教培实践中,我们一直大力弘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一大批技术专家、大国工匠、国家级技能大师入驻平台,传授技艺,展现绝活,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我们从今天开始推出系列报道,报道这些为国家、为民族做出卓越贡献的劳动者,激励更多年轻人向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前进。有这样一个人,认准目标,说干就干,从一线工人到大国工匠——郭晋龙:呼和浩特铁路局呼和焊轨段高级工程师、全路知名的焊轨技术专家、中国科协委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火车头奖章获得者等多项荣誉。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先进事迹被编入全国中小学生美德教育读本。如何从一线工人成长为大国工匠?郭晋龙分享了自己的初心故事。年冬天,郭晋龙出差途径石家庄,听到有几个铁路职工在抱怨:“本来钢轨焊得好好的,领导让在焊缝处安装鱼尾板(打夹板)。”郭晋龙听他们的对话很好奇,就问为啥要钻孔上夹板,他们回答说:是为了防止钢轨焊缝断裂,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采取的预防性措施。“当时铁路已经实现了三次提速,马上就面临第四次提速,列车的时速对钢轨焊接要求也更高了,钢轨虽说是焊住了,可谁也不敢保证钢轨会不会断裂,打了夹板就如同上了一道保险。”郭晋龙告诉记者,打夹板要耗费许多的人工和资金,从那时自己就思考,如何让焊接的钢轨不打夹板也一样万无一失?出差回来后,郭晋龙跟领导提出要搞这项研究,直接就被否定了。“因为我们单位不是科研机构,这是个大课题,我们没有科研经费。再说了我的学历低,知识面很窄,搞这样大的课题,根本不可能。我很较真,非要研发这项课题,没场地自己找,没资金自己筹。从此走上了研发之路。”郭晋龙感慨地说。进入九十年代后,铁路一次次的提速和大运量重载货运,原有的钢轨焊缝热处理设备技术无法承受列车对钢轨的冲击,发生钢轨焊缝断裂,给铁路高速度、高密度、重载铁路客货运输安全带来了隐患。为了解决这一重大课题,不是专业科研人员,没有科研经费的支持郭晋龙自筹资金30万元,历时5年,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率先研制出一台能输出两个不同频率的中频电源,并与中频变压器和加热线圈组成用于钢轨焊缝热处理的专用设备,同时研究出利用双频正火设备使不规则金属体实现全断面均匀加热,使其具有母材同样力学性能特殊方法的正火工艺,组合成了“钢轨焊缝双频正火设备及工艺”技术。这项技术获得了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郭晋龙成为中国铁路、内蒙古技术工人登上国家科技领奖台的第一人,现已在全国焊轨基地等32条焊接生产线使用。为了实现钢轨焊接机国产化,郭晋龙凭借多年前往各铁路局维修进口设备的经验,带领团队研发出国产《中频逆变直流焊轨机》。该机增加了多项进口焊机不具备的功能,真正实现了检测闭环控制,操控性能超越了进口焊机,该项设备已申请了6项发明专利和5项实用新型专利,现已获得4项实用新型专利的授权。从一线工人成长为大国工匠,郭晋龙在自己设定的目标中一步步成长——第一个目标是要当技术工人:“参加工作后因为没上过中学,当时不够当电工的要求,通过自学拿到初中合格证之后我才成为了技术工人,这个时间用了10年才实现。”第二个目标是要当合格的技术工人。要熟知本岗位设备的工作原理,当设备出现故障要用最短时间、最快速度修好它。通过参加各种专业学习班,成为企业的维修主力考上了电工技师,又用了10年的时间实现了这个目标。第三个目标是要当最优秀的技术工人。郭晋龙暗下决心,要用最短时间、最快速度修好全国铁路同行业国产和进口设备的疑难故障。这个时间用了5年多的时间实现了这个目标,我也通过了高级技师的考试考核。并多次与国外专家进行过技术交锋,让他们佩服地伸出来大拇指。“实现这些目标后,我不想闲着,就参与到科技创新工作中。”郭晋龙说,要尽自己最大努力,为我们的国家、社会做出一份贡献,认准了目标,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来源:人民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gx/1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