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焊接设备 >> 焊接设备市场 >> 锂电设备行业之利元亨研究报告
(报告出品方/作者:广发证券,代川、朱宇航)
一、锂电设备后起之秀,国内领先供应商
(一)锂电设备整线方案提供商,产品力不断增强
公司成立于年,主要从事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是国内锂电池制造装备行业领先企业之一,为客户提供高端装备和工厂自动化解决方案。
公司深耕锂电池制造装备业务,同时积极开拓汽车零部件、精密电子、安防、轨道交通等行业的智能制造设备业务。在电芯检测环节,公司三层全自动热冷压化成容量测试机总体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公司是具备动力电池电芯装配、电池模组组装及箱体PACK整线智能成套装备研发制造能力的少数厂商之一,其中方形动力电池电芯装配线总体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公司年成立初期与新能源科技(ATL),宁德时代、加拿大摩堤马帝建立合作关系,后面陆续与BYD、力神展开合作。同时公司不断扩大自身产品线,于年实现动力锂电产线实现从制芯到模组PACK的整线交付。此后公司成为ATL、蜂巢能源核心战略供应商,与国轩高科等多家公司建立合作关系,规模不断扩大。
产品力不断增强,公司逐渐成长为具备锂电池整线成套装备研发制造能力的少数厂商之一。公司成立初期产品以电芯监测中的化成容量测试机为主,年业务拓展到汽车零部件制造设备,年开始切入动力锂电设备和精密电子设备,年实现了动力锂电产线从制芯到模组PACK的整线交付。按照应用领域划分,公司产品包括锂电池制造设备、汽车零部件制造设备和其他行业制造设备。公司产品以锂电池制造设备为主,已基本覆盖电池制造、电池装配、电池组装、电池检测等锂电池生产过程全工艺设备。
(二)锂电设备为基石,业务规模快速扩张
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于锂电池制造设备,收入规模快速增长。年-年锂电池制造设备收入占比始终超过70%,年锂电池制造设备收入占比较前两年降低,主要是因为公司针对疫情开展口罩机销售业务,导致其他领域制造设备收入占比升高。
年以来,锂电行业市场整合加快,行业内一批实力相对较弱的企业出现了产能停滞甚至退出市场,行业头部企业仍继续扩张,市场份额进一步向优质的头部企业集中。因此锂电设备市场规模增速有所回落,但仍然保持稳定增长,市场日益趋于理性。年及以后,在下游市场旺盛需求带动下,行业增速有所回升。
利润率受产品结构影响,现渐趋稳定。公司在、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年归母净利润有所回落,后续又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研发费用增长幅度较大,其次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也有所增加。
年较年,锂电池制造设备毛利率下降主要原因是消费锂电设备毛利率下降幅度较大;年,锂电池制造设备毛利率下降主要原因是动力锂电设备整线产品毛利率波动较大,一方面整线设备在锂电设备发展历史过程中属于行业中较新产品,定制化属性更强,相似产品针对不同型号电池其工艺特点也有一定差异;另一方面单条产品整合工艺段较多,销售周期较长,在客户现场量产验收期间受外部因素影响改动较多。
年公司总体费用率降低,成本控制效果显著。公司下游客户相对集中,随着收入规模的提高,其期间费用率相对有所下降。年,公司的管理费用率同比提升,一方面是公司为了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提升管理水平和加强内部控制,聘请了较多的行政管理人员,公司的管理人员薪酬总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较高,另一方面是公司采用租赁厂房的形式生产,公司办公类的折旧摊销及租赁费用率较高。
二、电池行业景气度超预期,扩产带动设备需求增长
(一)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提升,带来TWh级电池需求
终端高景气,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根据中汽协数据,年1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53万台,月度新能源汽车销售渗透率达到19.06%,新能源乘用车月度销量渗透率19.61%。21年全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约万辆,渗透率为13.40%,新能源乘用车累计渗透率15.52%,同比分别提升8pct与9.34pct。
回溯往年新能源车销量渗透率的情况,年度销量渗透率基本呈现每年同比增加0至2pct的小幅提升,月度销量渗透率大致呈现从年初至年末环比提升的趋势。在年,自1月开始,新能源车月度销量渗透率便接近往年12月的高点,随后渗透率环比持续提升,月度销量渗透率的同比增幅基本保持在5-10pct的高水平。
从全球的情况来看,年新能源销量渗透率同样呈现加速提升的趋势,幅度缓于国内。根据彭博,全球前三季度新能源车销量为万辆,同比增长%,21年1-9月月度销量渗透率基本同比提升3-7pct左右,相较于往年增幅明年扩大。
其中,欧洲主要国家的新能源车渗透率较高,20-21年持续快速提升。欧洲新能源车开始大规模铺开的时间相对较早,根据我们统计的主要欧洲国家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数据(统计口径为德国、美国、英国、法国、瑞典、意大利、挪威、荷兰、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冰岛、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瑞士,共计17个国家与地区新能源汽车销量之和与其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渗透率),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与渗透率已开启大规模的提升,21年继续高速增长,前三季度新能源车销量为万辆,同比增长%。从月度销量渗透率来看,21年月度销量渗透率同步提升幅度为5-13pct。对比欧洲新能源车产业化进程,我们认为国内的新能源车产业化序幕开启后,渗透率有望持续保持快速提升趋势。
美国当前新能源汽车销量渗透率较低,未来有较大提升空间。当前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渗透率较低,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根据彭博,年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2.56万辆,汽车总销量约万辆,渗透率仅为2.25%,年美国新能源车销量渗透率有所提升,但相对慢于全球渗透进度,1-9月美国月度新能源车销量渗透率在2.7%-5.5%左右。根据国际充换电网新闻,当地时间年8月5日,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签署行政令,希望到年美国市场上销售的新车中,一半以上是零排放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氢燃料电池车。在拜登签署该行政令后,通用汽车、福特和Stellantis共同发表声明称,他们将共同致力于到年实现电动汽车销量占新车总销量的40%~50%。这里提到的新能源车包括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以及插电式混动汽车(PHEV),未来美国新能源车产业化进程有望加速。(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二)电池厂持续扩产,锂电设备投资规模超千亿
电池厂商在下游需求催化下加速扩产,新产能规划持续涌现。根据下游各电池厂公告与高工锂电、电池网、各公司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2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