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焊接设备 >> 焊接设备市场 >> 35年焊花飞舞成就铁裁缝
本文转自:安徽商报
年,明光浩淼安防科技股份公司工艺科长沈强成为长三角工匠联盟首批入盟工匠,沈强曾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安徽省江淮工匠标兵、安徽省技术大奖等荣誉称号。多年来,他以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诺言,在不断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同时,用自己的心血与汗水,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取得不平凡的业绩。
连续36小时焊接:完成4天工作量
4月29日,在明光浩淼安防科技股份公司生产车间,53岁的焊接工沈强紧张忙碌着。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坚守在焊接一线,刻苦钻研焊接技能,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
“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条,只要踏踏实实,勤奋学习,一定可以立足岗位,成就梦想。”这是沈强从一名普通的电焊工成长为公司技术能手最大的感悟。
焊接,素有“铁裁缝”之称。当今,机械化、自动化很普遍,但是仍有大量工业设备特别是高端装备必须靠手工焊接完成。
当年学徒刚出师的沈强接到一项重要的焊接工作:焊接大窑顶梁端座。端座的焊接工作需要熟练地进行各种位置的焊接,对焊接技能要求很高。沈强说,当时他连续36小时的焊接,将4天的工作量一次性完成。工作结束的时候,清晨的阳光洒下,他一个人静静躺在大窑的顶上,看着锃亮美观的焊缝,闻着空气中耐火泥的味道,心情平静下来,从此认定焊接将伴随在他的生命里。
“焊面要均匀平滑,必须一气呵成,不然焊点之间会有隙缝,不严密。”在生产车间,只见沈强用手中的焊枪轻轻一点,眼前“刺”地一声,飞起一片璀璨的焊花,焊面上焊点均匀而平滑。沈强跟一旁的徒弟说,只要好好练,就能成为行家里手。
创新焊接装置:为企节省百余万元
年,沈强加入明光浩淼安防科技股份公司,作为技术骨干,他带领焊工技术团队,通过反复实验研究,在设备的改造和运用焊接技术解决了许多工艺难题。
明光浩淼安防科技股份公司为取得高喷车生产资质,需要投入一些大型设备,包括焊接机器人,设备成本巨大。为了减少设备成本的投入,沈强根据臂架结构特点,设计了臂体自动焊接装置和固定支腿双缝自动焊接装置,使该产品顺利通过了高喷车制作资质验收,为企业节省了百余万元的设备成本。
举高喷射消防车是浩淼公司开发的新产品。36米高喷车项目开始初期,臂架结构由徐州专业制作臂架的公司制作,然而几套臂架结构交付时存在诸多的问题,不断地返修,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危机之中,沈强接过了这项制作任务,他精心编排工艺,带领团队精细制作,通过不懈努力,产品质量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其中副车架采用无夹具通过焊接调整控制变形进行制作,制作完成后直线度及对角线误差均不超过1mm。多项焊接工艺的改进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极大地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搭建技能平台:培养优秀技术人才
作为企业技术领军人才,沈强在生产一线,无论是从安全、质量、言行,都起到模范、标杆性的作用。
几十年来,沈强全身心融入到焊接工艺的工作中,虽有过多次升迁离开焊接岗位的机会,但他始终不舍离开。为了给企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技术人才,沈强一直默默地做好“传、帮、带”工作,以他名字命名的“安徽省沈强技能大师工作室”“滁州市沈强技能大师工作室”“明光市沈强劳模创新工作室”,成为凝聚职工创新活力和提高职工技能的载体和平台。
沈强告诉记者:近期他正围绕公司智能化发展,进行臂架结构智能化机器人焊接的引进开发和相关的焊接工艺工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凭借着这一股精益求精、勇攀高峰的拼劲,沈强先后荣获了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安徽省“江淮工匠标兵”、安徽省技能大奖、滁州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并成为长三角三省一市工匠联盟首批入盟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