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27,采用翼身融合体技术,悬臂式中单翼,翼根外有光滑弯曲前伸的边条翼,双垂尾正常式布局,楔形进气道位于翼身融合体的前下方,具有良好气动性能。是苏霍伊设计局研发制造的第三代单座双发全天候最大起飞重量33吨的重型战斗机,将近10吨的机内燃油,具备将近公里的大航程,公里的作战半径,主要用来执行国土防空、护航、海上巡逻等。苏-27机长21.94米,翼展14.70米,机高5.9米,采用2台AL-31F涡扇发动机,实用升限米,最大飞行速度2.35马赫。机载武器有1门备弹发的GSh-30-1型30mm单管转膛式机炮,12个外挂点可外挂R-27中远距空空导弹、R-73近距格斗空空导弹,以及Kh-31、Kh-41等超音速空射反舰导弹,各种航空炸弹以及火箭发射巢等。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分批引进了76架苏-27SK与苏-27UBK重型战斗机,空军对此非常满意,要求追加进口数量,后来干脆通过俄方谈判,从苏霍伊设计局耗巨资引进了整条苏-27战斗机生产线,由沈飞集团进行装配和仿制生产,成了我空军大名鼎鼎的歼-11系列战斗机。对于只装备有歼-6、歼-7和歼-8轻型战斗机的我空军来说,苏-27和引进整条生产线生产的歼-11系列战斗机,成了我空军的主力战斗机,极大地增强了我空军的实力,提高了我空军的整体作战能力,终于有了与幻影-、F-15/16等相抗衡的战斗机,使得我空军一下子跨入了三代机时代。苏-27和歼-11系列战斗机的大量服役,让昔日我短腿的空军,毕竟作战半径只有数百公里,一下子就提高到了公里以上,成了长腿的空军,这个进步可谓用神速来形容都不为过,迅速扭转了空军战斗机性能远逊周边国家的不利态势。苏-27研发,本身就是为了对标F-14、F-15和F-16高性能战斗机,具备爬升快加速机动性能好,机内燃油接近10吨,不外挂副油箱时,航程高达公里,高居第三代战斗机之首。我航空工业通过引进苏-27整条生产线,同时也引进了一整套苏联80年代水平的材料规范,以及加工工艺以及航电设备;此外,还有大量的附件设备等。等于让我航空人立马打开了一个巨大的宝库,给我航空工业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诸如电火花加工、新型铝锂合金、钛合金加工和焊接、机翼机身多接头设计、大面积壁板加工等;其他比如机型的细节设计等,让沈飞的设计师大开眼界,学得了许多设计诀窍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苏-27战斗机,无论是气动结构,还是雷达和引擎等,都为我航空工业部门的相关科研人员指点了不少经验,从中得到了不少研制战斗机的启发。此外,在航空电子设备特别是从机载多脉冲雷达到被动相控阵雷达,在此基础上经过我航空科技人员的攻关,国内的主动相控阵雷达达到了成熟的程度,其水平已接近F-35战斗机的AN/APG-81雷达,领先于F-22战斗机的AN/APG-77雷达。总之,苏-27重型战斗机,其性能还是相当优秀的,对我空军的战略及战术价值也是相当巨大;当初如果没有苏-27整机和整条生产线的引进,也就不会有我空军眼界的开阔。苏-27战斗机,对我空军及航空工业及科研单位后来的战斗机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使得我空军战斗机发展的步伐,再次跟上了世界先进装备的水平。引进、仿制和提升苏-27战斗机的过程,在客观上对我航空人员设计新一代战斗机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筑牢了日后现代航空工业的基础;此外,在很大程度上也推动了成飞歼-10项目的发展和成熟,甚至大大推动了歼-20隐形战斗机的发展,为我国现代航空工业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tp/9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