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设备

挪威三文鱼烙上中国印中集来福士向挪威交

发布时间:2023/3/29 2:58:09   
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在哪 http://www.xftobacco.com/

三文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厚切三文鱼刺身”在吃货中拥有超高人气。据了解,三文鱼中以原产地为挪威的“大西洋鲑”知名度最高,因为挪威位于高纬度的寒冷地带,海水冰冷而纯净,拥有养殖三文鱼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挪威有着数量庞大的“海上农场”,随着科技进步,挪威养殖业正采用更先进的喂养方式、科学的加工方法,为全世界奉上优质三文鱼。

就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中集来福士”)为挪威一家公司建造的全球最大最先进的深水养殖工船“JOSTEINALBERT”举行了命名暨离港仪式,之后将运输至挪威哈德瑟尔区域,进行深远海三文鱼养殖作业。装备全球最先进的三文鱼自动化养殖系统,能够实现鱼苗自动输送、饲料自动投喂、水下灯监测、水下增氧、死鱼回收、成鱼自动搜捕等功能。

三文鱼住豪华别墅,足足有四个足球场大

记者从中集来福士了解到,年3月31日,在中集来福士烟台基地,该公司为挪威Nordlaks公司建造的全球最大最先进的深水养殖工船命名为JOSTEINALBERT,并于4月5日通过全球最大的半潜式重型运输船开往挪威哈德瑟尔区域,将进行深远海三文鱼养殖作业。

据介绍,工船全长米,型宽59.5米,总面积约等于4个足球场首尾相接,由6座深水智能网箱组成,养殖规模可达1万吨,约合多万尾三文鱼。她是全球首条通过单点系泊系统进行固定的养殖装备,日常运营中,工船随着海水流向围绕系泊系统可度的旋转,加快海水交换,改善养殖环境;恶劣气候下,正是因为此特殊的系泊系统,大大减少海浪等因素对船体的冲击,确保养殖安全。同时,为满足现代化养殖需求,装备全球最先进的三文鱼自动化养殖系统,能够实现鱼苗自动输送、饲料自动投喂、水下灯监测、水下增氧、死鱼回收、成鱼自动搜捕等功能。

Nordlaks是挪威知名的三文鱼养殖企业,积极响应挪威政府绿色环保的渔业养殖政策,将三文鱼养殖从近海转向深远海。JOSTEINALBERT投入运营后,将能够解决挪威三文鱼养殖密度过高、养殖水面不足和三文鱼鱼病等问题,改变三文鱼水产养殖业方向,提高三文鱼养殖的环保效益,同时为该类型养殖装备在挪威广泛应用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

疫情期间不降标,再造海工“巨无霸”

据中集来福士负责人介绍,JOSTEINALBERT由Nordlaks、NSKShipDesign共同开发设计,中集来福士进行基础设计、详细设计和总装建造,符合全球最严苛的NORSOK标准,适应挪威峡湾外的极寒气候和恶劣海况。由于其体积大、配置高、标准严,堪称渔业装备中的“巨无霸”。

作为目前全球最大最先进的深水养殖船,新颖的船型对船东、船检、设计、采购、建造各方都是一次重大的挑战。在建造过程中,工船首次采用巨型桁架式结构合拢,需要一次性完成6个合拢口的对接,与常规单口对接相比较,难度系数大幅增加;钢结构施工标准高、异形结构焊接量大,仅无损探伤检测(NDT)量就是普通半潜平台的2倍;全船油漆符合当前涂装最高标准“NORSOKM”,“完美、严苛”的涂装工艺设计寿命为25年。

“JOSTEINALBERT的诞生,融合了挪威的先进海工设计能力和中国的高端装备建造能力,在船东、设计公司、船级社、供应商等各方充分协同下,我们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和工艺改善,丰富了在深远海养殖网箱领域的经验和能力。”中集来福士常务副总裁倪涛说。

2月10日就已复工,三千名员工抗疫情、保生产

据了解,早在年2月13日,中集来福士与挪威Nordlaks签署了《挪威NordlaksHavfarm1#深水养殖工船建造合同》,年3月31日命名离港,疫情基本没有影响建造进度。

3月17日,记者就曾来到中集来福士烟台基地探访,该基地约三千名员工基本已于2月10日全面复工,均在各自岗位上开展作业。当天,养殖工船正在进行移船,该项目一千余人全部在岗紧张施工。据该项目经理王鹏介绍,深海养殖工船是一个全新概念的开放式渔场项目,“自动化”“智能化”无处不在。王经理告诉记者:“春节期间疫情爆发,好在春节前我们就对项目的生产计划进行了全面部署,疫情期间完成了该所工船的一个很重要的建造节点,所以对项目工期有影响但不是太大。但因疫情交通封闭,我们想要的很多材料和设备运输的周期变长,还有我们现在正处于调试阶段,但国外的服务商都无法及时来到项目现场,全靠我们自己调试。”

据中集来福士烟台基地负责人介绍,养殖工船在最后的收官阶段碰上了新冠肺炎疫情,面对项目建造急需的物资无法运输到厂的情况,一度非常担忧项目的进度。烟台市工信局驻厂领导在了解公司面对的运输困难后,立即帮忙协调交通局、市交警支队等,帮助办理相关通行证,抢运紧急物资约车次,总重约吨,保证了项目进度。

瞄准渔业新动能,打造海洋经济新引擎

东营、潍坊、烟台、威海、日照……沿着山东省的海岸线,由中集来福士设计建造的20余座海洋牧场平台和深水网箱矗立在全省海岸,覆盖并满足山东黄海、渤海、黄河口等各类沿岸海域使用要求,这对现代渔业装备转型升级具有里程碑意义。

中集来福士孵化的海洋科技公司中集蓝研发的网箱产品覆盖了内湾、近海和深远海域。在渤海湾内交付了全国首座坐底式智能化养殖网箱,为解决内湾养殖带来的环境问题设计建造了内湾生态环保网箱。除此之外还有极具性价比的养殖网箱,养殖工船等产品。

在由油气装备向渔业装备的“跨界”中,中集来福士不仅自己在进行新旧动能转换,同时,也帮助客户实现了新旧动能转换。未来中集来福士将联合欧洲力量共同研发制造适合中国海域的深海平台、智能大型网箱和养殖工船等海洋渔业装备,打造海上牧场示范区,并将其打造成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重点项目。

中集来福士总裁王建中说:“我们不仅要保持在传统海工领域的优势,更要利用这些技术和经验积累,向大海洋产业延展,创新设计并建造能够搭载海洋新技术的国之重器和民之利器。我们也将继续探索更多的海洋经济产品,如海上清洁能源、海上旅游、海上城市等,依靠自身平台承载更多海洋经济发展使命,拉动海洋经济新引擎。”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范华栋通讯员房欣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03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