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设备

华中数控2019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同

发布时间:2023/7/26 9:38:32   
白癜风如何治疗最好 http://pf.39.net/bdfyy/jdsb/220321/10467294.html

华中数控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概述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0,.95万元,较年增长10.55%,其中,数控系统与机床领域(包含数控系统、电机、数控机床业务)实现收入40,.73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0.67%;机器人与智能产线领域实现收入41,.74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48%;实现净利润1,.93万元,较年下滑8.12%;截止报告期末,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0万元,较报告期初下降0.21%。年,公司各板块经营发展情况如下:   (一)数控系统与机床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以智能化引领市场,以自动化适应市场,以高速高精满足市场,以示范应用拉动市场,拓耕存量市场,挖掘增量市场,推进数控系统技术开发与产品的配套应用,整体销售情况较年相比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扩大。   在通用机床市场,公司针对智能化数控系统的发展需求,继续完善华中8型2.0数控系统系列智能化功能,提升华中8型数控系统的加工性能,利用华中8型2.0系统的iNC-Cloud数控云管家和基于传感器的热误差技术等特色网络化、智能化功能,与宝鸡机床、沈机中捷等机床企业共同开展“企业上云计划”和“机床品质提升工程”,促进数控系统的配套,市场效果显著。加强与深圳创世纪、惠州誉东沅等新兴民营机床企业的深度合作,共同进行新机型、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工作,扩大市场占有率。同时,利用华中9型智能数控系统的智能化技术,与多家精密数控机床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联合进行智能数控机床的开发。   在3C领域,针对5G市场带来的加工工艺转变,抓住玻璃机行业应用需求,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完善系统与伺服、电机的优化配置,实现经济型、高档型多种玻璃机配置,推进玻璃机在蓝思智能等用户现场批量配套应用,细分领域市场化地位进一步稳定,实现了产品和市场的多维度发展。   针对航空航天、汽车及零部件等高端重点领域,以重大专项示范应用项目为契机,已与沈飞、沈阳航空、三江航天、东风楚凯、吉林通用等多家该领域重点企业开展系统配套工作,从单机配套到智能产线建设,扩大了公司产品在高端领域的应用示范作用。   年,公司继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生命,与机床企业深度融合拓耕市场,高端领域换道超车抢占市场,推进数控系统技术开发与产品的配套应用。   (二)机器人与智能产线领域   年,公司进一步落实PCLC(工业机器人产品、机器人关键部件、智能产线、机器人云)发展战略,产品持续应用于打磨、码垛、焊接、上下料、喷涂等领域,智能制造产线领域取得良好的示范效应。   报告期,公司开发了HSR-JR公斤高防护六轴机器人、HSR-HC公斤机床专用高防护机器人等产品,进一步丰富了机器人产品;具有智能化、高性能的自主知识产权华数3型控制系统大规模应用于客户现场;同时,公司在制鞋自动化产线、厨具打磨抛光自动化产线、家电自动化产线、环保新材料等取得良好的示范效应,形成标准化解决方案。在智能制造领域,报告期内,公司参与建设的国家智能制造项目《机器人等高端装备用伺服电机数字化车间》项目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公司参与的笔电行业智能制造车间投入生产使用。   年,公司将加快推动华数3型机器人控制系统在各领域的特色化应用,进一步提升合作伙伴的竞争优势;同时,进一步强化机器人布局定位,大力发展合作伙伴,巩固华数机器人在上下料、冲压、打磨、装配、焊接、喷涂等领域应用,联合产业链企业共同打造多个行业智能工厂,为客户降本增效,提升客户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   (三)教育教学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大力推广“三门课”和“一中心”的理念和基地建设工作,与相关院校共建高端数控及智能制造专业,共建华中数控学院。开发了高端数控及智能制造相关教材,开发教学资源,与多所院校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培养高端数控及智能制造人才。整体销售情况较年相比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扩大。   公司与本科院校合作成果显著,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工程实践创新中心,助推华中科技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公司打造的实训平台以智能制造为核心,聚焦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开和升级改造工程训练系列化课程,是目前国内重点本科院校最大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智能制造实践实训平台。   报告期内,公司凭借教育教学领域产品与服务优势,公司深度参与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数控车铣加工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多轴数控加工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评定,是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评设备与系统核心供应商。公司与职业院校一起为社会培养更多复合型技术人才,提高社会就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报告期,公司承办及参与了高端数控、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等相关大赛、第三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全国机械行业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一系列大赛;作为技术支持单位参与承办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系列大赛,为大赛提供比赛设备和技术支持。   年,公司将继续推广“三门课”和“一中心”相关工作,扩大高端数控、智能制造等综合解决方案本科院校中的应用推广;继续落实1+X职业技能证书和“双高计划”项目推进,联合相关院校培养高档数控及智能制造人才。   (四)新能源汽车领域   年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发与产品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开展了如下工作:围绕产品进行了轻量化商用车整车解决方案、轻量化商用车车型平台、轻量化底盘零部、汽车电力电子系统的开发;开发了铝合金零部件、模块及整车生产工艺开发和智能产线;推进轻量化电动商用车三类底盘、轻量化商用车白车身、轻量化底盘零部件等的产业化,打造国内轻量化客车及物流车零部件龙头企业;为电动汽车行业提供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产品设计咨询,标准制定,测试和产品试制服务。   23座观光车年由我司南宁子公司实现产品化并进行了小批量销售,整车采用我司武汉工研院的轻量化车身和三电控制系统,今年将推动批量销售。8米公交车已与客户厂商合作申报公告,今年计划小批量投产,采用武汉工研院设计开发的轻量化车身以及三电控制系统。   年,公司将进一步围绕新能源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的三大重点发展方向,加大轻量化商用车及零部件研发投入力度,扩大市场占有率。   从事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装备或解决方案的   公司目前已掌握机器人4大核心关键零部件,拥有六大系列40多种规格的机器人整机产品能力,重点研制针对细分领域的专业机器人、创新性新结构机器人、工业级协作机器人、有特色的重载机器人、面向高等院校的开放式终端机器人产品。目前已在家电、3C、五金、汽摩、装配、机加工等领域开展大批量应用,并出口至欧洲、东南亚等区域的多个国家。大规模应用于机床上下料及CNC上下料,汽车后视镜等玻璃件搬运,笔记本外壳快速冲压搬运、3D视觉引导、喷涂、陶瓷研磨上下料、玻璃热压、丝印等多种工位;并实现了在小家电切碎杯智能装配包装生产线、笔记本外壳打磨自动化生产线、厨具打磨智能制造生产线等工厂自动化应用方案中,提升了生产效率,使产品质量更稳定,提高了良品率,有效节省人工成本。   其中,以家电为代表,由华数机器人为小熊家电量身定做的“小家电切碎杯智能装配包装生产线”,被评为中国制造示范产线之一。该产线由机器人唱主角,具有高柔性,更好地适应产品更新换代,最大化发挥产线的利用率,具备产品品质标准化、高效稳定、产线柔性化、生产信息化四大先进性特点,产线投入生产后由原手工生产25人减少到智能化生产8人,由人工23S节拍提升到智能化生产12S,助力精益生产。   在3C电子行业,打造多个智能制造工厂,以苏州便携式电子产品结构模组精密加工智能制造新模式项目为代表,该智能车间包含套国产华中数控高速钻攻中心、台华数机器人、10台AGV小车、20条自动输送线、及一系列智能化工业软件,余台华数机器人在工业互联网、在线检测以及MES系统等先进技术的无缝支持下实现了机器人和外围设备的智能管理,使传统机加工和打磨等工艺实现了无人化和智能化,用工业机器人替代了人,解放了劳动力并提升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在机器人生产过程中,核心零部件的生产越来越自主化。从年到年,自主生产的核心零部件占比从60%增长到75%,同时,外购占比则由20%下降到12%,外协占比从20%下降到13%。其中主要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电机,实现从外购为主、自主为辅,转变为自主生产为主、外购为辅的状态,外协从全部外协转变为外协为主、自主生产为辅的状态。报告期末,工业机器人及智能产线领域客户应收账款余额较期初减少。   报告期内工业机器人板块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其中新产品投入占比约60%。年面向市场快速定制化开发,已完成8款新产品的研发。其中新一代BR6系列全新升级,新产品HSR-BR针对喷涂行业、冲洗环境、粉尘环境及其他需要高防护的应用场合,具有轻量化、大负载、高精度高灵活性、整机高防护等级达IP67等优势和特点;首发HSR-HC小四轴高防护机器人,在传统SCARA结构形式上进行创新突破,更具有结构优势和精度优势,为满足市场的苛刻要求,整机采用高防护设计,可满足在高湿度、油类,酸、碱性切削液等恶劣工况环境中正常使用,阻隔机器人本体内部与外界杂质交互,避免因工作环境造成故障停机,尤其适用于3C行业中的搬运、分拣、装配等应用场景。在协作机器人方面,同时更智能、安全的HSR-Co系列协作机器人不断的进行优化升级,具备更智能、更安全、更便捷的特点,具备碰撞检测等动力学辨识功能,减免机器人误伤作业人员的事故,可随意移动,柔性化作业更加便捷。   公司具备扎实的研发能力,协作机器人现阶段已完成第三代协作机器人开发等系列工作,正在医疗行业进行临床实验;年全新一代焊接机器人正式发布,下阶段将批量推向市场。同时,在视觉产品开发、视觉应用技术研究方面,将持续进行一系列项目研究,基于机器视觉技术基础,结合数控技术、机器人控制技术的优势,将视觉传感、识别技术,与机器人控制技术相结合,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研究在复杂环境下,高效、高稳定性的智能机器人整体控制技术,并在轻工行业的迭代应用中,不断提升视觉智能机器人的应用范围。   公司从事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或本体相关业务的,本季度公司产品整体市场销售均价较去年同期变动30%以上   从事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装备或解决方案业务的,本季度核心零部件采购价格较去年同期变动30%以上的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所从事的中高档数控系统、工业机器人行业为技术密集型行业,需要公司具有较强的技术沉淀与持续的创新发展能力。报告期,公司在数控系统、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等领域继续加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公司“新一代智能数控系统(iNC,intelligentNC)获得“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奖;同时与国内有关单位联合研发的智能数控机床,实现数控机床从数字化向智能化发展,引领智能数控发展新趋势;“数控装备工业互联通讯协议(NC-Link)及应用”成功入选“年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优秀案例”;公司研发的双旋机器人获得国际发明专利。   在机器人产品方面重点研发针对细分领域的工业机器人、创新性新结构机器人和工业级协作机器人,实现差异化竞争。例如,公司独创的华数双旋机器人在业界首次提出双旋概念,包括双旋结构设计、双旋运动模式和双旋求解算法。通过在结构形态和运动算法上的创新,突破了通用六关节机器人的Pieper准则限制,实现了新的“内旋+外旋”的运动方式。内旋运动的创新在于可以像钟摆一样由第2、3、5轴叠加运动瞬间,在小范围高速运转完成从正前方到正后方的移动动作,而传统的外旋运动完成此动作需要第一轴转动度弧形“外旋”运动。双旋机器人获得国际发明专利,针对狭窄空间的双旋结构与传统六关节机器人轨迹不同,机器人可以通过内旋快速到达点位、高精度、高灵活性、高速、惯量小,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速度可有30%的提高。°空间全覆盖,无死角。轻量化的设计使机器人的安装方式更方便、更灵活,安装占地面积小,落地、侧挂和倒挂任意装,可以适应多种场地方面的需求。同时,也有高防护版本和人机协作版本。双旋机器人采用模块化设计,批量生产成本及用户定制化成本大幅度降低,可广泛应用于搬运、喷涂、装配等多个领域。双旋机器人是华中数控有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年佛山华数和重庆华数同时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符合《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是对公司的综合实力、产品质量保证能力、研发创新能力和人才队伍实力等方面的充分肯定。在机器人自动化产线方面,公司拥有一只在自动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方面经验丰富的团队,深耕3C、家电、厨具、玻璃、食品、制鞋和锂电等细分行业,紧密结合客户实际情况和生产工艺,搭配公司的产线控制器、机器人、视觉软件、编程软件和工艺包,能够为为用户量身定制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车间。   报告期内,公司申请发明专利42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49项,申请外观设计专利7项,申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9项;授权发明专利33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65项,授权外观设计专利9项,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8项,公司知识产权授权如下:

三、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当前,中国制造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智能制造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此过程中,高端数控系统(包括伺服驱动与电机)与工业机器人作为高端智能装备的重要性将越来越突出,特别是随着中国高铁、航空航天、船舶、工程机械、3C等行业快速发展,机床装备行业市场需求总量会随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而增长。   随着公司数控系统、工业机器人技术的进步,产品的完善与丰富,智能产业业务的深入,未来伴随数控机床行业的逐步回暖、工业机器人市场的稳步发展,智能制造产业逐步深化的趋势下,公司数控机床配套、工业机器人及智能产线、新能源汽车等业务领域将迎来更大的市场机遇。   (二)发展战略   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公司确立了“一核三军”的发展战略,即以数控系统技术为核心,以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的应用配套为三个业务主体。作为数控系统及工业机器人产品的研发生产制造企业,作为智能制造领域关键设备及方案的提供方,公司发展战略与中国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转型发展形成了交汇,公司将抓紧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契机,加快公司核心技术的研发与积累,加快核心技术在细分市场的应用。   (三)经营计划详见“第四节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中,“一、概述”。   (四)可能面临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1、宏观经济波动和行业波动风险   数控系统和机床产品取决于下游终端客户的资本支出需求,从而受到宏观经济景气度的显著影响。目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及突发性事件仍有可能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一定的影响,若未来经济景气度低迷甚至下滑,将影响整个数控系统和机床行业的发展,进而对本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针对以上风险,公司将积极研究行业发展趋势,针对行业波动特点,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及方案,积极应对行业发展带来的新变化、新机遇和新挑战。   2、行业竞争风险   国内中高端数控系统市场目前由国际品牌主导。一方面,国际数控系统企业经过几十年的耕耘,大量的客户已经习惯使用相应产品,形成了一个市场生态圈;另一方面,随着国内数控系统的崛起,不排除竞争对手可能采用同类产品降价的方式,保持市场竞争优势。公司专注于中高端数控系统,直面国际龙头厂商竞争,若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公司未来业务发展将面临一定的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针对以上风险,公司将加大研发力度,加快新产品的产业化进度,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的竞争能力,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公司核心竞争力。   3、经营转型风险   在经营转型过程中,公司加大了对数控系统、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技术及市场开拓的投入,在此过程中公司面临着经营转型、新业务领域开拓的风险。公司重点加快发展的三个业务主体领域均为公司数控等核心技术的不同运用领域,在此过程中,公司结合市场与客户需求,推进核心技术的突破,加强经营成本的控制,并尽快实现公司研发成果的转化。   4、技术研发风险   公司所处数控系统与机器人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公司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技术和产品研发需要一定的研发投入,新产品的市场接受也需要一定周期,但研发成果的产业化、市场化受市场需求、客户认可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相关技术如不能及时运用于产品开发与市场需求,则可能对公司业绩增长的带来影响。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在技术创新中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552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