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焊接设备 >> 焊接设备资源 >> 技术创新的带头人记盘江股份有限公司火
周普无(左)在工作中。
周普元作为盘江股份有限公司火铺矿的一名工程技术人员,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他始终心系矿山,始终保持一颗积极创新的心,结合煤矿井下生产实际,设计加工出真正解决制约生产短板的产品。近些年,他带领其他工程技术人员完成了《一种自动液压搅拌注浆装置》、《一种三软煤层采煤工作面的液压支架辅助支撑装置》、《可缩皮带机尾架的改进》、《自动清扫装置的设计》、《皮带过风门装置》、《自动放水器》、《远距离喷浆助推器》等技术革新项目,其中《一种自动液压搅拌注浆装置》、《一种三软煤层采煤工作面的液压支架辅助支撑装置》、《皮带过风门装置》、《自动放水器》、《远距离喷浆助推器》获得了国家专利,《自动清扫器的设计》在盘江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创新评比中获得三等奖。
作为一名“三线”建设者的后代,周普元从小就在煤矿上长大。他学的就是模具与制造专业,在实习期间,他就好动手、爱提问。加上理论知识扎实,他很快就掌握了气割、气焊及电弧焊等实操技术。在车间闲着没事的时候,他总是会跟老师傅们来个小小的焊接比赛。有一次,在车间与正在下锚杆的师傅聊起来,他半开玩笑地说:“你们一天的工作量,我带个女生来都能干得下来。”周普元此话一出,下锚杆的师傅不太高兴了,立马说:“你带车间的一个女同志来干,要是能干得出来,晚餐吃什么都随便你。”随后,周普元便带上车间一个女统计员,一下午的时间,没怎么休息,就完成了两个师傅上午的工作量,虽然忙得满头大汗,但工作毕竟是干完了。老师傅们看着和周普元打的赌输了,表面上有些生气,但内心却对这个小伙子赞赏有加。
随着时间的推移,周普元的业务能力也越来越强,慢慢地,走上了矿上的管理岗位。他常常深入车间现场,解决生产上的实际问题。为了解决人员少的问题,他找分管领导说:“要解决人员少的问题,必须改进生产工艺,更新生产装备,提高生产率。”领导见他信心满满且说得在理,就让他放手去干,去改革。得到了领导的支持后,周普元就有了到其他单位学习的机会,借鉴他人的新工艺、新做法,随后,他们便组织进购、安装了托辊生产线、数控火焰等离子切割机、台式固定台压力机、自动锚索切割机、钢筋网生产线等设备。这些设备的安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解决了现阶段人员少的问题。
这些年,虽然周普元分管的铆焊车间工作比较繁重,但他始终相信只有改革创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产上短板。近期,他带领工程技术人员自主研发了一套简易实用型采面皮带机尾架,原来用的机尾架有12米长,回采过程中需要用绞车拖拽,此过程费时费力,且机尾架容易被拉坏。而现在他们设计的这个机尾架只有3米长,与转载机联结在一起,回采过程中,转载机移动的同时将机尾架一起移动,不用绞车拖拽,既节约了人力、物力。同时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弘扬敬业、精益、创新的工匠精神,周普元还在他所在的火铺矿建立了矿山工匠场。工匠场的选址选在生产服务公司。他作为领头人,从硬件设施的建设到软件资料的收集整理,都是由他亲自安排。年,工匠场完成建设,通过了上级领导的验收并授牌。在年11月工匠场评比中,火铺矿工匠场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在火铺矿工作多年的周普元,收获了无数的荣誉,学到了不少的东西,他说:“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兢兢业业地完成每一项工作,怀揣着一颗热爱事业的心,才能在这个领域有所突破,才能不被别的矿井落下。”十几年的时间,周普元把所有的心血都倾注于事业上,他说,工作这么多年,为了技术创新,他付出了时间、心血、汗水以及陪伴家人的时间,十多年来,他从来没有请过探亲假,他说:“之所以愿意放弃这么多,为的就是企业能安全高效地生产,对于我们模具制造这一块来说,有个东西做不出来,常常是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企业在这一块投入很大,领导信任我,我必须做到精益求精,不出差错,否则几万块就有可能打了水漂。”
肩上的责任越大,周普元就越离不开他的岗位,他说,这个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现在我也希望提炼一些经验做法,把新人带出来。“在这个岗位上坚守这么多年,环境差,时间长,但你要说为什么能坚持下来?我觉得,就是因为它极具挑战性,每当我解决了一个难题的时候,内心那种成就感是别的事情不能给我的,我很热爱我的工作。”周普元说。(乌蒙新报记者 巫 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1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