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设备

奔朗新材超硬材料制品龙头企业,金刚石工具

发布时间:2023/2/22 15:54:44   

(报告出品方/作者:开源证券,诸海滨,赵昊)

1、基本情况:金刚石工具龙头企业,年净利润万元

1.1、发展历程:专注超硬材料制品领域,深耕陶瓷石材加工市场

奔朗新材是一家专注于超硬材料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我国超硬材料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在全球陶瓷加工金刚石工具细分市场的份额排名前列。产品包括金刚石工具(含树脂结合剂金刚石工具、金属结合剂金刚石工具以及精密加工金刚石工具)、稀土永磁元器件以及碳化硅工具等,其中金刚石工具是公司主要产品,主要应用于陶瓷、石材、混凝土、耐火材料等硬脆材料的磨削、抛光、切钻等加工过程,并随着产品开发与应用的拓展,延伸至精密机械零部件、磁性材料、3C电子产品等高精密加工领域。

公司及子公司新兴奔朗均为高新技术企业,新兴奔朗被认定为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截至年6月,公司已取得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3项、实用新型专利94项。尹育航先生直接及间接合计控制公司股份比例为45.31%,为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其中直接持有公司44.75%股份,并通过两家员工持股平台源常壹东和海沃众远间接持有公司0.56%股份。截至年6月,公司共有新兴奔朗、江西奔朗等13家控股子公司,诸暨弘信晨晟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等5家不构成重大影响的参股公司。

1.2、业务信息:聚焦金刚石工具产品,积极拓展稀土永磁元器件

金刚石工具产品包括树脂结合剂金刚石工具、金属结合剂金刚石工具和精密加工金刚石工具等。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高的矿物,具有优异的热传导率、耐磨性和化学稳定性等特征,金刚石工具是陶瓷、石材、耐火材料、混凝土等硬脆材料最有效的加工工具之一,属于高效、高精、节能、绿色环保产品,享有“工业牙齿”赞誉。年营业收入以及毛利率分别达7.73亿元及44.01%,同比上升28.84%、2.24pcts。其中树脂结合剂金刚石工具以及金属结合剂金刚石工具占营业收入构成比例最高,分别为54.05%、29.99%;毛利分别达55.41%、40.44%。

1.3、商业模式:以直销模式为主,代理商模式推动海外市场拓展

销售模式以直销模式为主。年直销、经销的销售额分别为万元、万元;分别占总销售额比例为90.23%、9.77%。

按照产品定价方式和后续服务方式的不同,公司直销模式又分为单品销售和整线管理两种,具体流程如下:①单品销售模式是指公司按照销售合同/订单确定产品规格型号、产品数量,为客户提供相关产品,并按照合同价与客户结算货款。②整线管理模式是指公司针对客户的生产及加工设备状况、客户产品特点为其提供个性化的产品研发设计和应用建议,为客户的磨削/抛光/切割生产线提供金刚石工具等产品,并委派驻厂服务人员为客户提供产品管理及其他相关服务的业务模式。公司与客户按月统计生产线实际产出面积并取得客户确认的结算单,按合同约定的单价与实际产出面积确认收入并开具发票。

年来源于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1.09%,客户以境外公司为主,主要销售内容为金刚石工具及稀土永磁元器件,前五名客户收入占比较低且存在波动,公司客户数量较多,结构相对分散。

1.4、财务分析:年营收7.73亿元,净利润增长至万元(+32.82%)

-营业收入呈稳定态势,年实现营收7.73亿元,同比增长28.84%,H1公司营收3.6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95%,主要受南美洲地区销售收入减少影响,三季报显示有所恢复。-毛利率整体上升趋势,年达44.01%。-公司净利率中枢抬升至11.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万元,同比增长32.82%。受巴西地区收入下降的影响,H1实现归母净利润万元,同比下降43.62%。

2、行业情况:中、印等国驱动全球金刚石工具行业增长

2.1、概念梳理:金刚石工具用途可分为硬脆材料加工领域以及高精密零部件加工领域两类

金刚石按照成因可分为天然金刚石和人造金刚石。天然金刚石是一种稀有、贵重的非金属矿产,其中质优粒大、可用于制作饰品的宝石级金刚石被称为天然钻石,矿藏储量不高且采掘难度较大,无法被大范围应用于工业领域。超硬材料制品是指以金刚石等超硬材料为主要功能成分,借助于结合剂或其它辅助材料,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制成的具有一定形状、性能和用途的产品。超硬材料制品按结合剂种类主要可分为金属结合剂制品、树脂结合剂制品、陶瓷结合剂制品等。超硬材料制品的应用领域广泛,其用途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硬脆材料加工领域,主要包括陶瓷、石材、混凝土、耐火材料、玻璃、宝石、石油开采、地质钻探等领域;二是高精密零部件加工领域,主要包括高端机床、汽车制造、半导体、航空航天、光电等领域。

从行业技术特点来看,配方技术是决定超硬材料制品性能的基础,是产品开发的核心技术与能力;产品结构设计技术是影响产品性能的重要因素,决定了产品性能能否提升;生产工艺技术与配方技术密切相关,是影响超硬材料制品性能的核心关键,既决定能否实现产品性能,又影响制造效率、成本、能耗;综上,必须对配方技术、生产工艺、产品应用都拥有深刻的认知,而这种认知是需要长时间的沉淀和积累才能达到并成功应用。金刚石工具生产核心工序包括金刚石表面处理、结合剂配混料、冷压成型、冷等静压、烧结、焊接/粘接、机加工艺等。

2.2、行业态势:我国为金刚石单晶最大生产国,下游陶瓷、石材加工市场促进金刚石工具需求增量

金刚石工具产业链上游主要为人造金刚石材料,下游应用于陶瓷加工、石材加工以及精密加工行业。

2.2.1、上游发展:我国金刚石单晶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90%以上

全球工业用金刚石主要是人造金刚石,人造金刚石是通过人工模拟天然金刚石结晶条件和生长环境采用科学方法合成出来的金刚石晶体,不仅具有超硬、耐磨和抗腐蚀等优异力学特性,还具有其他材料无可比拟的热学、光学、声学、电学和化学等优异性能,属于高效、高精、半永久性、节能、绿色环保型材料,对其他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撑作用极大,享有“材料之王”的美誉。年至年,我国工业金刚石产量由亿克拉增加至亿克拉,CAGR为5.7%。根据观研报告网数据显示,截至年,我国金刚石单晶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90%以上。

2.2.2、中游发展:预计年全球金刚石工具将超过43.7亿美元,CAGR为6.7%

根据IndustryARC的预测,年全球金刚石工具市场将超过43.7亿美元,年至年的预测复合年增长率将超过6.7%。根据Cresme数据显示,年全球建筑市场达到88.07万亿欧元,相较年增长6.4%,其中亚洲预计增长率为7.4%(中国和印度是主要驱动因素)、南美和非洲增长5.7%;同时,Cresme预测年至年预计市场每年以约3%的速度继续增长。

2.2.3、下游发展:陶瓷、石材加工市场+精密加工共同推动金刚石工具需求放量

陶瓷加工市场(1)中国市场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国和消费国。根据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未来智库数据统计,我国年的建筑陶瓷砖产量为84.74亿平方米,占全球产量的52.7%,我国年的建筑陶瓷砖消费量为78.59亿平方米,占全球消费量的49.0%。根据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统计,年我国建筑陶瓷砖产量为81.74亿平方米。

目前我国建筑陶瓷市场呈现“大市场小企业”的竞争格局,行业集中度低,地方性小厂数量众多,主要生产低档产品,能够生产高档建筑陶瓷的企业数量较少,市场格局相对稳定,龙头优势显著;随着国内消费能力提高,消费者会更加青睐高品质建筑陶瓷产品。同时,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年联合发布了《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年版)》,明确要求到年,建筑、卫生陶瓷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的产能比例要均达到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清零。行业中大型建筑陶瓷企业更有能力实施规模化建设、提升工艺装备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

(2)海外市场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统计数据,年全球陶瓷砖产量为.9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7%,其中亚洲的陶瓷砖产量增长至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8%,增量主要来自于中国、印度。根据《CeramicWorldReview》的统计数据,年全球前十大建筑陶瓷砖生产国的陶瓷砖生产总量占全球总产量的83.3%,其中,中国为全球最大的陶瓷砖生产国,印度和巴西分别居第二、第三位。根据《CeramicWorldReview》的统计数据,年全球建筑陶瓷砖消费量为.35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5%。中国、印度和巴西三国为主要的瓷砖消费国,合计占全球总消费量的59.7%。

巴西是世界第三大生产国和消费国,消费量伴随巴西建筑业扩张而上升3.37%。根据《CeramicWorldReview》统计,鉴于主要瓷砖生产国的投资水平较高,中国、巴西在年上半年产量与年上半年相比分别增长了14.7%、52%。根据ManufacturingandEconomicStudies的预测,到年全球陶瓷砖产量可能会新增45亿平方米,增速为5.1%,届时陶瓷砖产量将会突破亿平方米。

石材加工市场(1)中国市场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统计,我国石材市场企业数量约为2万家左右,市场分散且大部分为中小型企业。石材行业的发展情况与宏观经济政策、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城市化进程、居民消费习惯等因素相关。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我国规格石材行业的市场规模由的亿元增加至年的1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9.4%,年石材市场规模略有缩减。在石材行业逐渐市场化的环境下以及消费升级带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公共建筑装修装饰工程市场、家装业务向中高端转化迈进,市场需求对装修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到年中国建筑石材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1.5万亿元。

根据NaturalStoneMarket数据显示,年全球天然石材市场规模为.75亿美元,预计到年将达到.65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0%。随着全球范围内住宅投资的增加,建筑产业的扩张和建设支出的增加,全球石材市场在不断增长。公司超硬材料制品的主要出口国巴西和印度都是石材产出大国。巴西是世界花岗石大理石等天然石材地质储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其天然石材的颜色品种很多,在世界市场上颇有竞争力。根据StoneofIndia统计,印度的花岗岩及花岗岩制品约占世界资源的20%,现有未开采的花岗岩估计超过16.9亿立方米,未开采的大理石估计占约12亿公顷,未开采之砂岩估计约为10亿公顷,板岩存量估计为大约5亿公顷。巴西、印度等国对于石材的高消费、高产出与高储备推动了我国超硬材料制品的出口增长。

精密加工市场。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促进精密机械零部件、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汽车、磁性材料、风电行业等新兴领域的发展,新兴加工领域对加工精密度以及更稳定的加工性能都有更高的要求。《年全球精密机械加工行业市场现状调研报告》显示,精密机械加工行业生产的产品在汽车、医疗、电子、通讯等众多高科技产业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其市场需求庞大。-年,全球精密机械加工市场稳定发展,年,市场规模达到2,亿美元,同比增长1.9%。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协会数据,截至年12月,我国机床工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指年营业收入2,万元以上企业)共家,超硬材料制品作为机床工具密不可分的消耗配件,随着机床工具行业的发展,超硬材料制品在精密加工领域应用领域不断扩张和延伸,产品更加丰富、迭代速度加快。

2.3、竞争格局:奔朗营收、毛利率高于可比公司,科研投入处于中位

全球超硬材料制品制造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阵营。第一阵营是欧美的大型跨国工具制造商,其经营范围广、业务板块众多、技术领先、资金雄厚、管理先进,代表性企业包括法国圣戈班、瑞典富世华、奥地利泰利莱、意大利表面集团等;第二阵营以日韩企业为主,代表性企业包括韩国二和、日本则武等,以生产高端专业金刚石工具为主;

第三阵营是中国超硬材料制品企业,我国超硬材料制品企业众多,产值全球排名领先,是超硬材料制品制造大国。伴随陶瓷、石材、精密机械零部件、电子信息材料、磁性材料、汽车配件、电子陶瓷等下游相关行业的高速发展,我国超硬材料制品行业的产品应用技术和生产工艺技术不断进步,总体生产规模较大,但大部分企业主要在中低端市场进行价格竞争,部分企业已进入中高端市场,如奔朗、博深股份、安泰科技、新劲刚、三超新材等,上述企业部分产品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占据了一定的国际市场份额。

国内超硬材料制品生产企业较多,但大部分企业整体规模和生产能力偏小,技术、资金、研发能力较弱、产品较为单一,只有少数企业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较大生产规模。目前,国内已上市企业中没有与公司业务完全一致的公司,与公司业务类似的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有博深股份、安泰科技、新劲刚以及三超新材。根据公司问询回复数据显示,年公司超硬材料制品业务销售规模达6.7亿元,在同行业上市公司同类业务处于较高水平,由此可推断公司市场占有率处于国内领先位置。根据问询回复数据显示,年公司超硬材料制品毛利率达49.23%,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似业务的毛利率相比处于较高水平。

截至年6月末,公司拥有专利项,研发人员数量以及占总人数比例分别为人、11.11%,研发金额与研发费用率分别为万元以及3.72%,公司的科研投入处于行业中位水平。

3、公司看点:全球陶瓷加工工具细分市场占有率前列

3.1、技术优势:项专利,多项技术成果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

奔朗是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超硬材料分会副理事长单位,同时也是多项超硬材料制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起草单位。已取得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3项、实用新型专利94项。承担了多项国家、省级、市级重点研发攻关项目、多项产品获得国家级、省级、行业奖项,多项技术成果填补国际/国内空白,达到国际领先、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公司持续注重研发投入,研发支出逐年增长。年研发费用.53万元,-H1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88%、3.94%、4.83%、3.72%。

经过多年自主研发及技术积累,在金刚石工具领域形成了6项国内、国际先进及领先水平、填补空白的技术。下述技术主要应用于公司树脂结合剂金刚石工具以及金属结合剂金刚石工具产品,其中金刚石工具材料梯度设计技术、金刚石类均匀化技术为金刚石及结合剂研究技术;大规格金刚石工具等温热压烧结技术、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磨削工具活化热压烧结技术、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绳锯无压烧结技术为金刚石工具的生产工艺技术;高度仿形树脂结合剂金刚石弹性磨块结构设计及配方工艺技术为产品结构设计技术及配方技术。

3.2、募投项目:“高性能金刚石工具智能制造项目”,新增.5万件

本次拟募资万元,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全部用于“高性能金刚石工具智能制造新建项目”以及“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新建项目”。高性能金刚石工具智能制造新建项目实施主体为新兴奔朗,项目总投资规模为万元,通过在新兴奔朗厂区内现有土地新建生产厂房、购置相关配套及生产设施,建设高性能金刚石工具智能制造生产线。根据披露该项目建设期2年,达产后每年将新增.50万件金刚石工具的产能。

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新建项目的实施主体为奔朗新材,项目规模总投资万元,通过建设新材料研发实验平台、材料检测分析平台、产品性能测试平台、产学研一体化开发平台,购置先进研发、检测装备、软件设备等,对现有超硬材料制品技术升级、3C产品精雕工具技术开发、磁性材料精密加工金刚石工具技术开发、精密研磨装备及自动化技术开发、5G应用金刚石高导热材料技术攻关、金刚石功能化应用研究与开发、3C高性能稀土永磁产品开发、先进陶瓷绝热材料开发及应用研究、金属陶瓷技术及应用研究与新材料产业融合应用等方向开展技术研发工作。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358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