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焊接设备 >> 焊接设备资源 >> 第四届大赛金奖项目智能搅拌摩擦焊接
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项目——智能搅拌摩擦焊接装备及技术产业化
项目介绍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智能搅拌摩擦焊接装备及技术产业化”荣获大赛金奖。
先进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焊接技术作为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产品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本项目以先进的搅拌摩擦焊及异种材料连接技术为基础,致力于先进焊接与连接技术及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核心团队是来自哈工大的5名焊接专业在读博士以及包括冯吉才(杰青)、吴立刚(长江)在内的行业领域专家5人。
项目涉及到的系列化技术和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子半导体溅射靶材、航空航天、轨道车辆等重要制造业领域,如:适用于高速列车中空型材焊接的自支撑搅拌摩擦焊技术,适用于新能源汽车“三电”壳体及pack箱体制造的恒压力固相连接技术,适用于半导体溅射靶材的高纯钛合金、高纯铜合金、异种金属焊接技术,适用于pack箱体、充电桩、高压变电站等领域电连接的铝铜高效焊接技术,适用于汽车副车架、轮船转接等领域的铝钢焊接技术,适用于飞机蒙皮、汽车车体、电池端盖等结构可取代铆接和电阻焊的机器人搅拌摩擦点焊技术等等。
创业之路万龙正在做研究
万龙,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的级博士生,在别人还在为发论文犯愁的时候,他已经成为三个国际期刊的审稿人,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自支撑和填充式搅拌摩擦焊新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作为90后CEO,牵头成立的哈尔滨万洲焊接技术有限公司在创办第二年营收就达余万元,公司一期平米智能制造基地于年月投产。
“我渴望有一天,我的科研成果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这也是支撑我不断前进的动力。”作为首批“龙江科技英才”入选者,接受采访时,哈尔滨万洲焊接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万龙激动地对记者说。
就是这个情绪有些激动,看上去很憨厚的小伙子,放弃了50万元底薪加销售提成的工作,放弃了英国剑桥等知名大学的访问邀请,年在哈工大获得工学硕士学位后,毅然决然地选择留在龙江自主创业。作为“90后”CEO,公司创办第二年营业额就达上千万元,目前拥有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赢得了世界强法国施耐德电气公司的认可。
“菜鸟”变身科技达人誓要啃下“硬骨头”万龙是个“90后”,他常常调侃自己,“我的青春也迷茫。”
原来,年刚入学哈工大时由于对所学专业不了解,一度觉得“选错”了专业,万龙有点迷茫。后来哈工大焊接技术与工程系副教授黄永宪邀请万龙加入哈工大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参与科技创新项目。
“我对焊接专业并不精通,而且还是本科生,能做科创项目?”抱着这样的疑问,万龙走进了实验室,也正式走进了科研领地。“通过参与科创项目,我不但系统了解了焊接专业的相关知识,同时也激发了我的科研热情。”万龙说。
年,万龙第一次在书本上看到了“搅拌摩擦焊”这个名词,对它的评价,国际上用了“最具革命性”这个词,这引起了他浓厚的兴趣,深入了解后,万龙发现日本的新干线、欧洲的欧洲之星等国外的高速列车、大飞机都已经采用了这项先进的技术,而中国才刚起步。
万龙决定在这个方向进行科研攻关。经过不知道多少次的设计、改进、验证,他终于提出了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支撑搅拌摩擦焊新方法”。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先后发表SCI检索论文8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5项。
根植龙江煞费苦心开展“大协作”年,万龙取得了哈工大工学硕士学位,拿到了50万元底薪加销售提成的工作机会,获得了国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访问邀请。在他面临选择的时候,龙江大地掀起“双创”热潮,万龙做出了一个让身边所有人诧异的决定,放弃薪资丰厚的工作、放弃访问邀请,留在哈工大、留在龙江,做一名大学生创业者——把他所研究的新焊接技术成果转化为用于国家发展的技术产品。
在省里和哈工大的支持下,哈尔滨万洲焊接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万洲焊接不但入驻到哈工大学生创新创业园,还获得了万元天使投资。
在创业初期,万龙深知要想真的做出点儿东西,真正让技术走进市场,就必须组建“大兵团”,开展焊接事业的“大协作”。公司缺少销售人员,他偶然得知高中同学在药企担任大区经理,销售额连续三年稳居公司榜首,于是通过电话、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