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焊接设备 >> 焊接设备资源 >> 榜样铮铮铁骨的猛士ldquo焊rd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
劳模就在一线,劳模就在身边。
近日,《东风汽车报》、东风电视台对东风公司“年度劳动模范”骆华波进行宣传报道。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一线,走近劳模,走近东风特种装备事业部(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东风猛士工厂铆焊车间质量员骆华波。
一条完美的焊缝是怎么形成的?对焊工来说,需要如“狙击手”一样有足够的耐心,哪怕一次呼吸、一丝轻微情绪波动都会影响焊接质量。
自参加工作以来,东风特种装备事业部(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员工骆华波,以超常的耐心和专注度,一步步从学徒工成长为技术能手,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了不平凡的青春。11年过去,骆华波成长为铆焊车间修磨交检班班长,被同事们称为“从不掉链子的‘骆总管’”,连续两年获评东风公司劳动模范。
“一条完美的焊缝,就是我们的目标”骆华波对焊接的热爱,始于欣赏。
“那些焊缝像鱼鳞一样均匀,特别美,那个时候我就暗暗下决心,我要焊得跟师傅们一样好,甚至比他们更好。”年4月,骆华波满怀憧憬来到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进厂的第一天,骆华波被纵梁工位上焊工师傅们焊出来的焊缝所吸引。
▲骆华波(左)与同事讨论现场改善课题
还在学徒期的骆华波一刻也不敢懈怠,每天早来晚走。为更好地掌握焊接技术,他仔细观察老师傅们的“一招一式”,将每一个焊条摆动的频率和幅度都牢记在心,就连吃饭时也不忘翻阅焊接方面的资料。此外,他还时时处处找机会向前辈和同行请教。
一有时间,骆华波就默默地练习,通过反复练习寻找自己的不足,然后再不断总结、提高。慢慢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为了他的工作习惯,“要么不干,干就干好”的思想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
然而,焊接这条路并不好走,高温的环境、高浓度的烟尘、刺眼的弧光……这些都是很多人体验不到的。一次,在练习的过程中,一块焊渣掉进骆华波的鞋子里,为了让焊缝一次成型,骆华波强忍疼痛,继续焊接。“当时很疼,但是没有办法,不能停下,停下就会出现接头,接头就是缺陷。”骆华波说。完成焊接后,当骆华波脱下鞋,脚上已经出现了一个很大的水泡。像这样的烫伤,在骆华波身上已有多处。
“这些‘皮肉之苦’不算什么。”骆华波淡淡地说。用勤劳的汗水铺就成长之路,骆华波迅速从技术“小白”成长为技术能手。
如今,骆华波逐渐承担起东风特装新员工焊接技能培训工作。作为质量员,骆华波不断优化技能培训体系,反复总结经验,编制出《猛士焊工培训教程》课件,极大提高了员工技能水平,有力支撑了产品质量提升。
“我在培训的时候时常会告诉员工,一条完美的焊缝,不出现任何缺陷,就是我们的目标。”骆华波说,高标准、严要求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每位参加培训员工的要求。
“他对我非常严格,每次对我进行一对一指导的时候都会指出问题。这让我学会了多种焊接手法,成了班组的全线通。”骆华波的徒弟梅君宝如是说。
焊工队伍的整体实力是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今年,我们会对焊接不良做专项培训,把一次交检合格率从去年的94%提升至97%。”骆华波满怀信心地说。
在骆华波的带领下,铆焊车间已形成全员钻研技能、学习技能、练就技能的浓厚氛围。车间成员在十堰市第五届“车城状元”技能大赛焊工组中摘金夺银。
“不放过任何问题,是每个人的责任”年,由于猛士b平台生产建设工作启动,东风特装决定搭建一条新的铆焊生产线,骆华波被任命为铆焊车间工作推进负责人。
▲骆华波(左)与同事交流焊接技巧
新设备、新产品、新工艺,让骆华波一时犯了难。“因为是新车型,谁都没见过,更不知道该怎么干,所有的问题都是通过现场去实践,才能找出来。”骆华波告诉记者。
那段时间,骆华波每天扎根车间,和同事一起调试,共识别出多个改善点,并组织分析对策,牵头制定解决方案。
当时,发动机盖板配焊是一个瓶颈工位,调配后的发动机盖板总成一致性差成了骆华波的一块“心病”。为解决问题,骆华波每天泡在现场,寻找原因。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和同事的多次实践下,将发动机盖钢板边缘两侧的圆弧段改为直线段,并制作专用工位器具增加刚性固定,彻底实现b平台5种车型的发动机盖板总成%通用互换。这一改善获得了东风特装事业部年质量攻关改进一等奖。
在建设猛士b平台项目的三年里,骆华波一直处于待命状态,一周只回2次家,吃住在车间是常态。需要操心的事儿太多,骆华波异常忙碌,同事们也因此叫他“骆总管”。
“那时候工作太忙,家里的事基本上都是妻子在操持。”骆华波说,偶尔回趟家,孩子基本上也都睡了,跟孩子说说话的机会都很少。
年7月8日,东风猛士首款民品M50正式量产下线。骆华波主动参与民品M50单双排试制生产,他和同事通过调试识别工艺、设计、部品、夹具等方面共计项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跟踪,开展课题立项,按计划推进解决,以保证民品M50成功上市。
“任何小问题都会影响整车的质量,不放过任何问题,是每个人的责任。”骆华波说。
“他在工作中一直任劳任怨,也从来不会‘掉链子’,是值得学习的好榜样。”铆焊车间干部员工对骆华波称赞有加。
做问题的“终结者”在骆华波看来,获评东风公司劳动模范,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唯有“传承”和“创新”,才能不断突破自我,变得更好。
▲骆华波对员工进行培训
在铆焊车间,车间里的前围与前纵梁工位上,都安装着一个纵梁防倾倒限位装置,这个装置的设计者正是骆华波。
以前,在生产运行过程中,重达60斤的纵梁,不仅给车间前围与前纵梁工位上的两个班组造成了搬运作业的困扰,还严重影响了生产节拍。发现问题后,骆华波主动表示,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骆华波从工位布局着手,重新设计了工位器具,安装了纵梁防倾倒限位装置,尽量减少员工的搬运次数。
“能不能让大家干得再舒服点,让生产效率再提高一点呢?”初步解决问题后,骆华波又萌生了新的想法。于是他大胆设想,增加了一个封装平台,改变了作业方式,用机器代替人工,彻底消除了困难作业。
小改善产生了大效益。此项改善一举解决了两个班组作业困难的大难题——把作业负荷及作业姿势从5级困难作业降到了3级正常作业,还减少了车架班1名作业人员,车架班b平台生产整体作业充实度由原来的56%提升至80%。
“这项改善实施以来,不仅减轻了我们的劳动强度,还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铆焊车架焊接班班长李锋表示。
从细节着手,做问题的“终结者”。仅年,骆华波共指导车间开展改善项,提出降成本提案与合理化建议项,通过各项改善课题推进落实,车间年单车制造成本下降元,较年下降26%。
“学会思考很重要,平时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我都会去想办法解决。”骆华波说。
当前,骆华波正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开展《白车身骨骼精度提升》等课题攻关。他表示,在未来的工作中,将立足岗位,以课题带动团队建设,在推动东风猛士事业持续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贡献力量、彰显价值。
END
综合《东风汽车报》、东风电视台
东风特装召开干部扩大会
知形势明任务鼓干劲促发展
严把“四个度”,求实效见真章
战略合作协议签订!
你的一个“分享”
让我们之间的距离又近了一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