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设备

徐州按下绿色转型快进键

发布时间:2023/2/11 1:52:35   

◎徐报融媒记者吴云见习记者朱二俊通讯员曹晓煜

一家酒精生产企业,发电量超过了用电量,一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大约14万吨;

一只废铅蓄电池,回收后可以实现“吃干榨净,利废无废”……

为贯彻落实徐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徐州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把降碳作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按下了“绿色转型”的快进键。

徐州全面推进“减污降碳、源头治理”工作,并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形成绿色产业集群,明确碳达峰路径,力争年左右提前实现碳达峰。

升级改造,大力推进深度脱碳

10月21日,走进位于新沂经济开发区的江苏花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几座巨大的厌氧罐映入眼帘,一条条红褐色的沼气输送管穿梭于不同的厌氧罐之间,源源不断地将沼气运送到不远处的厂房内。花厅生物科技是一家以生产酒精为主的企业,曾荣膺江苏省首届“绿色发展领跑者”称号。

“厌氧罐主要用来厌氧发酵产生沼气,产生的沼气会顺着这些管道送到西边厂房锅炉燃烧,产生的蒸汽用来发电。”公司高管黄孝彬介绍说,该公司已累计投入三四亿元用来改造升级生产设备、改进生产技术,以实现“负能酿造”计划和“三零排放”的目标。目前每年的发电量已经超过用电量,每年能节约5万多吨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大约14万吨。

为了解决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花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投资余万元建成了10万吨食品级二氧化碳项目。该项目是以回收酒精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发酵气为原料,采用变压吸附法,将发酵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精制成食品级高纯度液体二氧化碳产品,并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烟草和焊接等行业,既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变废为宝,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取得了较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

除了蒸汽,污泥也能用来发电。在徐矿发电公司的煤泥泵房内,每天都会迎来几辆污泥运输车,细腻浓稠的灰色液体顺着管道流入料斗中,经过烘干后与煤炭一起焚烧发电。这样的污泥,该公司平均每天要“吃”掉吨—吨。

统计数据表明,徐州市非化石类能源占比不足10%,低于全国(15%)、全省(11%)的平均水平。如何实现碳达峰目标,面临着重大挑战。徐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我市将在“十四五”期间大力推进能源生产深度脱碳,有序推进二氧化碳排放达峰。以电力、钢铁、化工、建材、包装印刷和工业涂装等行业为重点,“一行一策”推进重点行业绿色化升级改造。强化能耗、水耗、环保、安全等标准约束,鼓励开展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升级改造,推动重点行业加快实施智能化、绿色化改造。

循环经济,形成绿色产业集群

秋色渐浓,位于邳州高新区的江苏新春兴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内,6条废铅蓄电池自动化生产线井然有序地忙碌着。

环厂河内,成群的锦鲤欢快游动着,厂区内绿草如茵、碧水荡漾,很难相信这是一家从事危险废物处理的企业。

废铅酸蓄电池因含铅及酸液等物质,可能导致大气、水体、土壤严重污染,被国家列为危险废物。江苏新春兴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国内第一家再生铅企业,目前在国内外已具备年处理废铅酸蓄电池万吨、年产再生铅万吨的生产能力。

一只只回收来的废铅酸蓄电池经过自动破碎、分选、拆解后,其中的铅栅、铅膏提炼出铅,再回到蓄电池企业生产成铅酸蓄电池;废塑料经改性后用于工程塑料。新春兴如今已成为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示范企业,被工信部授予“国家绿色工厂”“能耗领跑者”称号。

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都是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共同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今年7月上市的徐州浩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以贵金属回收为主业的上市公司,每年产能达到吨。该公司负责生产的副总经理赵来运说,他们提炼出的铂金含量,比市场上出售的铂金首饰含量还要高。

根据徐州市政府今年8月印发的《徐州“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我市将继续提升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实现重点领域资源循环利用新突破。以项目互生、产业共生和资源再生为原则,实现工业园区固废闭环利用。到年,依托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园,我市将形成江苏新春兴废铅酸蓄电池处置利用、振丰新材料煤矸石综合利用等一批在国际国内有影响力的绿色产业集群。

技术研发,碳排放交易提上日程

实践证明,技术进步是减少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

在中国矿业大学低碳能源研究院院长桑树勋看来,企业必须通过创新和技术进步来主动应对碳达峰、碳中和带来的挑战。不论是能源替代、产业转型、电气化,还是节能提效、工艺改造等,最终都是要依赖技术创新来实现。比如燃煤电厂和水泥生产新工艺中使用CCUS技术、钢铁冶炼不使用焦碳工艺等。

CCUS是指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与封存。如何高效捕集二氧化碳,并在地下进行规模化封存固定,一直是国内外诸多学术机构和学者倾力探究的重要领域。中国矿业大学低碳能源研究院成立了我国最早的CCUS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他们已开展的江苏省CCUS源汇匹配和徐州市大气二氧化碳通量遥感监测等研究成果,将助力江苏省、徐州市的碳减排工作。目前正在推进服务地方的相关研究,比如潘安湖湿地碳汇价值估算,徐州地区燃煤电厂CCUS技术方案研究等。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加强与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的联动,开展“碳专项”系列研究,不断健全完善地区低碳创新发展体系,创建省级“零碳”园区和工厂,探索“零碳”排放标准和发展新模式,推进碳排放交易提上日程。

“十四五”是迈向“美丽中国”过程中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徐州将对标美丽江苏和美丽徐州建设目标,坚持“生态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坏”的底线思维,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统领,聚焦“减污降碳”,驱动绿色转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340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