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焊接设备 >> 焊接设备资源 >> 大金重工风电风塔核心供应商宗老斌
选择逻辑:大金重工(风能风塔)
1.补贴扶持转向目标指引,风电成长属性强化
电价补贴政策向中长期目标指引政策切换。国内风电的政策支持思路,经历了从示范性特许权制度、到大规模电价补贴政策、再到市场化目标指引政策的变化。年开始,陆上风电开始进入平价时代,海上风电的国家补贴也将在年底退出,取而代之的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框架下的指引政策。
风电进入平价时代,成长性将进一步强化。历史上风电行业由于政策调整,装机增长往往有较强的波动性,尤其在和年由于补贴政策的退坡或退出,出现了两次明显的周期性抢装。
但随着风电进入平价上网阶段后,政策支持方式由补贴推动转向目标引导,行业发展对政策依赖度下降且降本增效提速,风电的波动料将被熨平,长期成长性正迎来进一步强化。
“30·60”目标以碳为锚,助推绿色能源加速增长,预计“十四五”期间国内风电装机保守达规模将达41GW以上。中国设定并持续明确了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
“30·60”目标对能源结构转型和电力供给侧改革提出新要求,低碳排放甚至零碳排放的非化石能源(水能、核能、光伏、风电、生物质)应用占比尚需大幅提升。年中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9%,超额达成“十三五”规划设定的年15%目标值;随着“十四五”期间中国进入绿色发展新阶段,我们预计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有望达20%以上。
若按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21%,且光伏/风电年发电利用小时数/h,光伏、风电电量比例按1:1测算,对应中国“十四五”期间风电年均装机量需达41GW以上,而我们预计实际装机量将高于此数字。
2.陆上风电增长潜力释放,海上风电开启成长新阶段
风电招标规模超预期,行业高景气有望延续H1国内达风电招标规模超预期,全年有望达50GW。风电成本加速下降,支撑平价项目经济性提升和行业新增装机需求快速释放。
据金风科技和明阳智能分别统计(口径或有差异),Q1国内风机公开市场招标规模约15GW;而我们根据中国风电新闻网等披露的信息跟踪统计,H1国内风机招标规模约30GW,达到历史高位,预计全年招标规模将达50GW左右。
风机招标规模高增长,预示行业装机高景气。陆上风机交付期一般将近1年,当年风电招标规模与次年的风电装机量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往往可作为预测次年风电装机量的先行指标。
1)抢装潮中部分遗留项目在年补装机,且年海上风电进入抢装高峰,
2)年风机招标规模超预期,我们预计/年国内风电新增装机规模将分别达42/47GW左右。
预计“十四五”国内海上风电年均装机有望达达10GW,复合增速约15%,且年有望维持正增长。综合各沿海省份“十四五”海上风电规划来看,目前已明确规划+储备项目装机规模达45GW以上,且还有部分省份存在其他规划外的项目储备。
考虑到海风成本快速下降背景下,部分海上风电项目已初步具备平价上网可行性(项目收益率6%-7.5%),并结合“十三五”期间各省总规划装机6.6GW、实际装机9GW的超预期表现,我们预计“十四五”期间国内海上风电年均新增装机中枢有望达10GW左右,对应复合增速约15%,且有望保持全球最大海上风电装机市场地位,成长空间值得期待。
3.大势所趋,塔筒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塔筒制造属于轻资产行业,原材料是主要的成本构成,主要包含钢材和法兰,其次是人力成本。塔筒生产主要包括塔体制造与基础座制造两大环节,主要设备包括数控下料、卷制成型、自动焊接、表面处理、起重运输设备等。对于塔筒企业,国内市场主要的客户为发电运营商,其次为风机企业,海外市场主要客户为风机企业。
随着中国风电整机行业集中度提升,零部件厂商加速整合,国内市场主要由天顺风能、泰胜风能、大金重工以及天能重工四家龙头占据,天顺风能重点布局高端市场,客户主要覆盖Vestas、GE、西门子歌美飒、金风科技等全球风机巨头,市场份额迅速提升至国内第一,随着公司塔筒产能的陆续释放,市占率进一步提升。
未来为国内塔筒行业的集中度有望继续提升,四家上市塔筒企业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受益:
1)国内风电市场正在发生较快的技术迭代,包括大容量、长叶片、高塔筒等,对塔筒企业的技术实力、生产设备/厂房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头部企业多数具有海外风机龙头的塔筒供应资质,具有较好的生产设施条件、产品质量以及较强的技术实力,同时基于规模优势也具有更多的研发投入,因此,能够更好的响应技术迭代,满足客户对塔筒产品质量的需求。
2)风电项目呈现大型化发展,陆上大基地项目已经兴起,海上项目也呈现连片开发的大型化趋势,对塔筒企业的供应能力和扩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四家塔筒上市公司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具有更大的规模、更好的盈利水平,也具有更强的扩张能力,能够更好地保障大型风电场塔筒的批量、按时交付。
目前,中广核兴安盟3GW项目已经完成塔筒招标,天能重工和大金重工两家上市塔筒企业中标;国家电投乌兰察布6GW项目正在开展项目建设,估计塔筒供应商也将主要是天顺风能、天能重工、大金重工等在乌兰察布周边新设生产基地的上市塔筒企业。
3)国内风电塔筒生产企业较多,除了上述四家上市的民营专业化塔筒生产企业以外,还有粤水电、中船澄西(中国船舶旗下)、中国水利水电四局(中国电建旗下)、中车同力钢构、华电重工、江苏神山风电等众多企业,其中以国有企业为主。
上述多数企业并非以风电塔筒作为核心主业,在塔筒业务方面具有规模劣势,与头部企业在盈利水平方面差距十分明显,而且这一差距有可能扩大。
4.盈利水平突出,下半年迎交付高峰
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6.73亿元,同比增长49.3%,归母净利润2.06亿元,同比增长28.22%,扣非后净利润1.99亿元,同比增长27.88%
蓬莱大金贡献主要收入和利润,出口规模较快增长。
上半年,全资子公司蓬莱大金收入规模12.62亿元,同比增长47%,净利润1.5亿元,是公司主要的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推算蓬莱大金以外的其他生产基地贡献的收入约4.11亿元,同比增长57%。
上半年国内陆上风电吊装规模一定幅度下滑,主要风机企业陆上风机出货量同比明显下降,公司阜新、兴安盟、张家口三大陆上风电生产基地尽管产能规模达50万吨,但由于产能爬坡以及需求偏淡,产能并未有效释放。上半年公司出口业务收入规模4.45亿元,同比增长24%,全年出口业务规模有望创历史新高。
5.产能规模领先,下半年迎需求旺季。
公司塔筒设计产能达到万吨,其中蓬莱基地50万吨、辽宁阜新基地20万吨、兴安盟基地10万吨、张家口基地20万吨。展望下半年,国内海上风电抢装继续,海外需求有望相对平稳,上半年国内陆上风机招标超过30GW,北方区域招标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