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设备

哈尔滨新区强势起航松花江北岸孕育城市新未

发布时间:2023/7/26 17:45:20   

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技术人员在调试焊接机器人。

鸟瞰哈尔滨新区。

黑龙江日报6月8日讯新起点新作为奏响跨越发展最强音

7日,哈尔滨新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这标志着哈尔滨新区的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加快发展阶段,哈尔滨市也进入“一江居中,南北互动,两岸繁荣”的跨江发展新时代。

年12月16日,国务院批复设立哈尔滨新区。作为国家批准设立的第16个(东北地区第2个)国家级新区、全国唯一的以对俄合作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新区的规划建设发展,寄托着党中央、国务院的殷切希望,肩负着省委省政府的千钧重托,承载着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新时代现代化新龙江建设、哈尔滨全面振兴发展的重要使命。

重任面前,哈尔滨市抢抓机遇、奋勇争先。在启动建设之初,哈尔滨新区就围绕国家赋予的中俄全面合作重要承载区、东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示范区和特色国际文化旅游聚集区“三区一极”战略定位,遵循“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区域特色、高点定位”的原则,聘请罗兰贝格、中科院地理所、同济大学城市规划院、环保部环规院等国际国内一流咨询团队,同步启动新区发展规划、产业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1+4”规划的编制工作。规划编制突出“多规合一”,聘请承担国家“多规合一”试点任务的哈工大团队制定了“多规合一”技术规程,统筹“1+4”规划体系,做到“一张蓝图绘新区”。

在国家发改委批转的《哈尔滨新区总体方案》中,哈尔滨新区规划总面积平方公里,包括松北区、呼兰区、平房区三个行政区的部分区域,涵盖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个国家级开发区。自获批以来,我省先后成立了由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省新区协调推进小组;由哈尔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委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新区工作领导小组;并将松北区在现有机构基础上调整转换为新区管理机构。松北区作为新区核心区在体制机制等方面先行先试,联动平房片区和呼兰利民片区协同发展。新区创新实施了“政区合一”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将3个国家级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分别与所在行政区区委、区政府合署办公;对党政工作部门进行大幅整合,撤并职能相近、配置重叠部门。整合后,3个行政区(开发区)党政工作部门由原来的个精简为50个,精简幅度达60.3%。高效的管理体制推动着新区阔步前行。

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两年多来,新区敢担当善作为,勇于先行先试,敢闯敢试,在“放管服”改革、产业项目建设、完善城市载体功能、打造责任政府等方面颇有建树。多项改革创新引领全省;“双创”工作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对俄经贸、金融、文化、科技等合作全面展开;大项目建设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今年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再创新高,继续领跑全市、全省。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哈尔滨新区正孕育着勃勃生机。哈尔滨新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拉开了新的发展大幕,哈尔滨新区将以此为起点整装前行、扬帆远航。

 探路先锋蹄疾步稳28项改革创新释放发展活力

“以前交税需要跑大厅,现在在家点点鼠标就可以了,这极大提高了企业办事效率和交税速度,真是太便捷了!”航天海鹰(哈尔滨)钛业有限公司财务人员佟云松对哈尔滨新区已复制推广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赞不绝口。日前,哈尔滨新区第一批复制推广的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落地实施,包括投资管理领域、金融领域、事中事后监管措施方面三大类61项。先行先试、敢闯敢试已成为新区的标签。自获批以来,新区紧紧围绕国家赋予的“三区一极”战略定位,以改革创新为引领,先后在行政管理体制、市场运行机制、社会治理体系等方面推出了28项综合改革举措,一系列着眼体制机制创新的系统化改革,在强化通盘顶层设计的同时,从牵动全局的改革创新落子,打通堵点,激发活力。

 全省首推“负面清单”行政体制改革破冰前行

年12月30日,《哈尔滨市松北区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发布,意味着哈尔滨新区成为我省率先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领头羊、先行者。年1月1日,在松北片区率先实行,3月1日在平房和呼兰利民片区全面铺开。“我们将负面清单嵌入省工商审批系统,实现关键词自动比对,对负面清单禁止或限制准入的项目自动提示告知,不在负面清单内的项目直接办理。”哈尔滨市委常委、松北区(哈尔滨新区)区委书记高大伟对记者说。新区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在外商投资准入、商事登记、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等领域,放宽市场准入,收窄政府审批范围,这一创新模式最终在全省推广。

“以前企业设立需要三四天才能取证,现在不但可以当天取证还允许‘一址多照’,极大提高了中俄青年双创基地的工作效率。”莫斯科中俄商会中国商务发展副主席张瑞博说。据悉,新区组建行政审批服务局,将原分散在7个部门、业务关联度大、发生频率高的47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统一划转、实行集中审批,并全面承接省政府下放的行政许可事项。通过实行“一个部门承担多部门职责、一个岗位审批多岗位事项、一次现场完成多专业勘验”,投资建设事项实现了“容缺受理、并联审批”,工业项目审批时限由86个工作日压缩到18个;通过减化办事流程,精简审批要件,松北区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办理的83个审批事项中,有15个实现了“不见面审批”,有33个实现了“最多跑一次”。系列改革递次推进,营商环境显著改善。

 “区街一体化”集成管理职能服务百姓更高效

在体制机制创新上,新区进一步下放权限,实施了“区街一体化”改革。将原区级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类项行政权力,以及39项公共服务事项下放街道,将城市管理和市场监管两支执法队伍、名执法人员交由街道管理,同步向街道下放人权财权,人由街管、费随事走。

“‘区街一体化’实现了管理职能集成化,化解了目前街道普遍存在的‘有责无权’的痛点。同时对群众和社会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556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