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钢结构工程的大力建设中,钢结构施工要求越来越严格,其施工质量关系到工程的最终质量。以下是钢结构工程的相关要点,一起来看一看。
在钢结构工程成本80%左右的情况下,要合理选择结构形式,准确计算用钢量,并对其进行精确计算。
结构选型时,应充分考虑各种结构形式的特点,尽量选用跨度小、经济性好的结构,如吊重较大时,可选用网架结构;屋顶跨度大时,可选用悬索结构。框架支承体系在一般的钢结构工程中都有较好的经济性。
结构体系设计时,应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前提下,选择形式比较简单的形式,有规律的平面和立面布置,在布置方案设计时要经过多次计算,才能达到最优效果。
钢构设计要点。
1.结构布置要点。
(1)机械模型清晰。在可能的情况下,限制大载荷或流动载荷的影响范围,以便它们以最直接的方式传递给基础。支撑柱间的抗侧力要均匀。它的形心要尽可能接近侧向力(风震)作用线。另外,应该考虑扭转结构。构造的抗侧应设置多道防御线,如框架结构,柱子至少能够独立承受1/4的水平力。
(2)框架结构层状平面梁的布置,有时可对其荷载传递方向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的要求。一般在短方向上安排次梁截面以减小,但这会使主梁截面增大,楼层净高减少,顶层边柱有时也难以支撑。
2.估计截面。
(1)钢梁可以选用槽钢。轧制或焊接H型钢截面等。依据载荷与支撑条件,其横高一般为跨度1/50~1/20。在以l/b限值确定翼缘宽度时,可以避免对钢梁整体稳定性的复杂计算,这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新方法。通过确定截面高度和翼缘宽度,可以根据结构在规范中对局部稳定的规定进行估算。
(2)采用长细比估算柱段。一般情况下,,简单的选择值接近。按轴心受压.双向弯曲和单向弯曲,钢管段或H型钢可选用。
(3)对应的结构不同,规范中对截面构造的要求也大相径庭。
(4)构件的截面形式没有固定要求,结构工程师应根据构件受力状况,合理选择安全、经济、美观的截面。
3.选材。
选材常用的材料有Q和Q。为了便于工程管理,一般主结构采用单一钢种。同时,还可从经济上考虑选择不同强度钢组合截面。在强弱的情况下,可以选择Q;在稳定的控制下,Q为宜。
4.节点设计。
1)焊接。在焊接设计中,不应任意增加焊缝。焊接的中心线应尽可能靠近所接构件的重心。其它细节可以在规范中查看有关焊接结构的规定。
(2)连接板。联接板可简单取其厚度为梁腹板厚度加4mm。验算净截面抗剪等。
(3)梁腹板。梁腹板应算出栓孔腹板的净剪力。承载式高强度螺栓连接也需要验算孔壁局部受压。
钢构施工要点。
1.埋入螺栓的质量控制。
(1)施工基础预埋螺栓时,先熟悉图纸,了解图纸意图,制作安装模板。
(2)预埋锚固螺栓是将模板和钢筋放置在柱子的主筋和模板上,保证预埋螺栓不会被土建浇注而转移。
(3)控制螺钉间的间距.将高或低控制在误差范围内,在浇注混凝土时对螺栓丝扣进行保护。
(4)土建完成后,用经纬仪和水平仪检查地脚螺栓的标高、轴线,并做好记录,交下道工序验收。
2.零件制造质量控制。
钢构工程建设一般要经历厂房制造和现场安装两个阶段。
钢构制造工艺流程一般分为:放样→下料→拼板→切割→组立→埋弧焊→钻孔→装配→矫形→铆工零配件下料→涂装装配→焊后焊接检验→防锈处理.涂装.编号→构件验收出厂。
钢制结构生产过程中,必须按照钢结构制造工艺流程,抓住关键工序,如控制关键零件的加工、主要部件的工艺、措施、使用的加工设备、工艺设备等。
3.焊接工程的质量控制。
(1)钢结构施焊前,检查焊条合格证,按要求使用,焊工须持上岗证。
(2)焊缝表面不应有裂纹.一.二级焊缝不能有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第一级焊缝不能有咬边.未满焊等缺陷.一.二级焊缝应按要求进行无损检测,一.二级焊缝应无裂纹.一.二级焊缝应无裂纹。
(3)不合格焊缝不得擅自加工,定下修改工艺后再加工,同一部位焊缝返修次数不宜超过2次。
4.控制连接工程的质量。
(1)绑扎搭接时,每根柱箍数量应按图纸规定的间距计算,并将箍筋套在下一层突出的搭接筋上,再立柱钢筋。
(2)在搭接长度内,钢筋的绑扎不得少于3根,绑扎应向柱内,使箍筋向上移动。
(3)当基础底板采用双加筋网时,应在上层钢筋网下设置钢筋撑脚或混凝土支撑,以确保钢筋定位准确。
(4)当柱主筋采用光圆钢筋搭接时,角钢弯钩应与模板成45°角,中间钢筋弯钩要与模板成90°角。
(5)现浇柱与基座连接时,箍筋应小于柱筋一个直径,以便于连接。此外,插筋的位置应牢固牢固,以免引起柱轴偏移。
5.部件安装质量控制。
(1)在钢结构安装之前,要检查构件的质量,构件的永久变形以及超过允许值时,要及时处理。
(2)钢柱安装时应检查柱底下面的垫铁是否紧固,并将垫铁垫平,防止柱底板下地脚螺栓失稳。
(3)控制柱是否垂直、有无位移,在施工过程中,当结构未形成稳定系统时,应采取临时支护措施。
(4)安装钢结构时形成空间固定装置,并经验收合格,施工单位应及时用膨胀混凝土二次浇注,使柱底与基底的空间保持紧密。
(5)检查钢结构主体结构的垂直度和整体平面弯曲。
6.扣件的连接质量控制。
(1)注意高强度螺栓摩擦面加工质量和安装前的保护,防止污染.生锈。安装前进行高强度螺栓摩擦面抗滑系数试验.检查高强度螺栓出厂证书.批号,有不同批号的高强度螺栓定期抽做轴力试验。
(2)高强度螺栓必须能自由穿入,不能打孔或打孔。所以在钢结构制造过程中,应准备一定数量的胎架模具,以控制其变形,并在构件运输时采取合理的固定措施,保证其尺寸稳定。
(3)在安装钢结构时,板叠接的表面应该平整,接触面积必须大于75%,边缘间隙不能超过0.8mm。高强度螺栓安装工艺.包括操作顺序.安装方法.紧固次序.拧紧.终松检查严格控制检查,旋紧螺栓扭力扳手应标定等。终拧好后要逐个检查,对不拧紧的.过拧的应进行补拧或更换。
7.除锈和涂饰工程。
(1)施工人员应根据图纸及锈蚀程度的不同选用不同的除锈方法。
(2)涂刷工程质量的控制应做到在涂刷钢结构之前,所涂构件表面不得有焊渣.油、水、毛刺等异物,涂刷遍数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涂装材料必须有合格证,且防火涂料涂装工程必须由消防部门批准的施工单位施工。
钢构施工注意事项。
1.若存在天沟,则系杆不能设计到靠近柱顶的位置,否则会造成安装水管失灵。
水平支承上花篮螺栓位置的布置要合理,不能太离主梁太远,应考虑方便安装为主,另外还应考虑斜撑的布置位置。
3.不能片面地将檩条的拉条孔考虑“拉边.压边”等因素,打出上下边距不等的孔,因为安装时容易装反,结果反而不利。
4.高强度螺栓的位置要合理,要考虑到扭断器和力矩扳手的施工空间,不能在安装时,由于空间过小,扭断器和力矩扳手不能就位等,造成高强度螺栓不能拧紧,不能拧紧。
5.高强度螺栓连接板如有可能,尽量使用上、下对称的螺栓布置方法。
6.轻型钢结构如有维修砖,一定要提前与建筑单位和土建施工单位对接。
7.抗风柱和钢梁的连接应尽可能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