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焊接设备 >> 焊接设备发展 >> 180的智商,原来是这样干活的中国
云南石化
人干了至少人的活儿
云南石化信息管理人员检查维护信息化设备
“作为一家地处西南边陲的新建企业,用工总量少、产量巨大,生产平稳有序,管理高效顺畅,一个重要秘诀就是信息化程度高。”云南石化技术发展处负责人谢皆群介绍。
应用原油调运管理系统,优化加工方案。云南石化原油采购、运输及加工流程复杂,需要强有力的信息化建设作支撑。云南石化应用中缅原油管道质量调度系统,系统推演出分批次原油到厂时间,以便于厂内调和加工。在系统完成油段跟踪及基本加工方案后,进一步区别优质原油与劣质原油,优化加工方案,实现“宜催则催,宜焦则焦”,实现原油效益最大化。
四年来,云南石化相继投用原油调运管理、班组成本管理、数字化工厂、炼油与化工生产运行、炼化物料优化与排产、电子巡检、罐区自动化等信息化系统等。云南石化设计产能万吨,仅有员工名,是中国石油炼化板块同等规模用工总量最少的炼厂,而同样产能的国际炼化企业的约为人,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
重庆销售
开票、交费……
普通加油站5分钟的事,在这里30秒就能完成
重庆销售新牌坊加油站是3.0智慧加油站的样本。这里加油站车流源源不断,但现场井然有序。站内车辆引导系统可通过导示牌显示屏提前告知司机油品标号、空闲车位,有效引导车辆精准停泊,减少等待时间。
新牌坊加油站还增添了智慧眼镜支付、防爆POS支付等便捷支付方式,顾客不下车就能完成付款,原来完成开票交费全程约5分钟,现在30秒就能完成。
同时,利用人脸识别等智能系统,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了解客户消费习惯,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服务。并利用“智慧眼”自动感知和监测核心业务数据,通过大屏幕集中展示客户消费油品品种、数量、频次等内容,为加油站高效分析业务数据提供支撑。满满的高级感!
吉林油田
上班人数少了,采油效率反而提高了
吉林油田应用互联网技术查看生产井运行情况
从年起,吉林油田用五年时间实现了物联网技术从引进吸收、研发创新、推广复制到集成应用的转变,着力打造智能化建设典型应用样板工程。
今年前4个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线生产岗位实行弹性工作制,吉林油田依托物联网技术有效解决了倒班方式调整问题。虽然上班的人数变少了,但采油时率却不降反升,达到96.6%,同比提高0.4%。
作为物联网技术的使用者和最大的收益者,新民采油厂生产时率提高到98%;不正常井发现准确率90%以上。原来需要近10人至少耗费3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开井任务,现在仅需要1个人10至15分钟就可以完成,巡井模式也由原来的广撒网转变为了针对性。不但可以有效缓解吉林油田员工老化问题,而且可以节省出一部分人力外输劳务创效。
新疆油田
10座集气站无人值守节约成本万
新疆油田所在北疆地区幅员辽阔,气井分布较为分散,尤其是克拉美丽、盆5等气田地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员工每天巡井3次,要走几十公里。
推进智能化应用,向管理要效益。今年8月,采气一厂辖区内10座集气站全部实现无人值守,做到了生产数据自动采集、远程监控、生产预警。人工操作工作量下降了75%,原先集气站的值守人员增补到处理站巡检、维修岗位。据统计,此举共节约成本达万元。妥妥地省了一笔可观的费用,实现了效率与效益的箭头双向上。
西气东输
过去1个小时的翻山越岭,如今3分钟“走”完
人工巡检巡线效率低、时效性差,在疫情等特殊时期,或是在交通依托较差地区,容易造成漏查或巡检困难问题。西气东输管道公司手握智能机器人和无人机两项利器,全方位保证管道本体安全。
智能机器人巡检,压气站里好帮手。西气东输中卫压气站采用的第二代智能巡检机器人,具备设备状态智能监控、数据智能采集分析、问题事件及时报警等功能,可完成日常智能高效巡检现场作业监护。中卫压气站占地16.83万平方米,人工巡检每次需要2.5小时,应用场站巡检机器人后,结合人工巡检,能够在50分钟内完成场站巡检任务,提高巡检效率。
无人机——守护管道安全的“鹰眼”。在西气东输抚州分输压气站,过去全线徒步踏线一次至少要20天,有了无人机后,踏线时间由20天缩短为8天。以牛岭山为例,徒步翻越需要1个小时以上,使用无人机仅需3分钟。
长庆油田
采用数字化管理后,再也不用在寒夜里不停奔跑了
长庆油田采油十一厂井站员工利用无人机巡检
长庆油田生产指挥实现智能化管理
长庆油田充分发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化技术优势,解决了原有自动采集数据共享程度差、利用率低,产量监控与分析实时性不高的问题。
建成大规模物联网系统,推进数字化管理。长庆油田已建成国内最大规模的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自营区上线油气水井覆盖率96.7%,为数字化管理奠定了基础。“利用智能化数字平台实现油藏数据的深度学习和认知分析,才能找到油田效益发展的靶心,参照智能诊断系统对油水井数据的初步研判,可减少基础数据分析的出错率,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采油十一厂数字化与科技信息中心负责人李建中介绍。
推进无人值守技术。长庆油田构建了新型“中心站+无人值守站”扁平化管理模式。“冬季需要加密巡检次数,我们每过十几分钟就要出去查看设备,现在只需坐在电脑前就能实时查看数据,再也不用在寒冬里不停地跑了。”采油八厂学五中心站监控岗员工说。
大庆石化
机器人坐阵人工成本降低83%
正在执行焊接任务中的大庆石化智能机器人
大庆石化机械厂从年起提升装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年实现扭亏为盈,年持续盈利。
机器人坐阵,提高焊接效率。大庆石化机械厂引进包括笛卡尔坐标系9轴工业机器人在内的全自动管对管板焊接系统。焊接机器人投用后,人工成本可以降低83%,且更精准,管束制造的生产能力提高50%以上。
全自动数控激光切割机同样是该厂的“红人”。操作这台设备,只需要1名操作人员把数据等信息录入到程序里,启动按钮后,全自动激光切割机就可以根据预录的信息进行工作。以直径1毫米折流板加工为例,用传统加工方法需要6道工序,9人作业4天才能完成。现在使用这台全自动数控激光切割机,仅需1个人操作且1个工作日就可以完成,生产效率较以往提高4倍以上,原材料节省近30%,生产成本降低了68.7%,单台节约生产时间75%。
管道局
在中俄东线减少30%的现场数据采集工作量和70%的数据整理工作量
管道局中俄东线建设者调试监控设备
管道局通过远程操控、大数据采集等手段,将“智慧基因”注入中俄东线油气管道建设中,既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提升了安全管控水平。
“大眼萌”出动,每个环节有据可查。“大眼萌”是中俄东线八标段运用的安全视频监管系统的外号,因具备全景拍摄、4K高清、无死角监控等功能,施工现场所有的事物在“大眼萌”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上线才刚刚满月,现场安全违章行为就降低了50%。
大数据精准采集,提升基础工作效率。以前,现场施工数据都靠人工采集,需要手写再录入电脑,极为繁琐。如今在中俄东线中段项目,技术员每日通过“施工助手”APP现场采集好数据录入,在工地连上网络,数据便会自动上传到PCM平台,减少约30%的现场数据采集工作量和70%的数据整理工作量,大幅提高基础工作效率。
高效的生产酷炫的体验
一场影响深刻的数字化革命正在悄然推进
解放了双手也解放了大脑
效率效益提高了成本损耗降低了
“智慧”油气的“智商”仍在提高
未来的油气生产是个什么画面
你能想象的出吗?
编辑
董宣
素材提供
王珊珊、陶丽华、高屾、白祺琪、蔡亮、安祥燕、谢文艳、王悦、李春文、楚海虹、吴际
制图
肖遥